葡萄白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葡萄叶片、枝梢和果实,是葡萄种植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以下耕种帮就介绍葡萄白粉病发病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供网友们参考。 一、葡萄白粉病发病症状 葡萄白粉菌属子囊菌类钩丝壳属,无性世代属半知菌类粉孢属。病原菌以菌丝体在被害组织上或芽鳞片内越冬,来年春季产生分生袍子,借风力传播到寄主表面;菌丝上产生吸器,直接伸入寄主细肥內吸取营养,菌丝则在寄生表面蔓延,果面、枝蔓以及叶面呈暗褐色,主要受吸器的影响。病害一般在7月上、中旬开始发生,至当年9~10月。葡萄白粉病在干旱年份、湿度低、降雨少的环境下易发病,可感染葡萄树上的所有绿色组织,包括叶子和幼果。发病时,叶子两面,花序和轴上都有白色霉状物。 1、叶片发病:在发病初期叶面或叶背产生白色或黄色退绿斑,以后病斑变为灰白色或褐,表面长出大量灰白色霉粉层,即病菌的菌比体和分生孢子,严重时遍及全叶,使叶片卷缩或干枯。有时部分地区病斑上产生小黑点,为病菌的闭囊壳,最后导致全叶枯焦。 2、果梗和叶梢发病:在发病初期果梗或叶梢表面呈灰白色粉斑,后期粉斑变暗,下面形成雪花状或不规则褐色花斑,使果穗轴、叶梢变脆。 3、果实发病:果实对白粉病敏感,糖分在8%之前的任何时期,都能感染白粉病;糖分超过8%,对白粉病就产生抗性,一般不会再被侵染。被害果粒表面出现黑色芒状花纹,上覆一层白粉,病部变褐或紫褐。因局部停止生长,畸形变硬,有时纵向开裂露出种子。果实发病时,先在果粒表面产生一层灰白色粉状霉,擦去白粉,表皮呈现褐色花纹,最后表皮细胞变为暗褐色,受害幼果糖分积累困难,味酸,容易开裂。 4、新梢、穗轴受害症状:初现灰白色小斑,后变为不规则大褐斑,呈羽状花纹,上覆一层白粉。严重时,枝蔓不能成熟。 二、葡萄白粉病发病原因 1、干旱、温暖而潮湿、闷热或干湿交替的气候有利于病害发生。 2、光照强度对病害发生也有明显影响,避雨棚因光照强度减弱发病会明显重于露地,内膛叶片或果穗发病也明显重于外围叶片或果穗。 3、葡萄栽植过密,枝叶过多,通风不良时有利于发病。 4、葡萄品种染病程度也有差异,如早金黄、苏珊玫瑰、黑汉、洋白蜜等为高度感染;巨峰、早玫瑰、无核白、无核红、白比诺、黑比诺为较抗病品种。 三、葡萄白粉病防治方法 1、白粉病预防措施:在冬夏季修剪时收集病枝、病叶、病果,集中在种植地以外进行焚烧。 2、白粉病预防方法:及时对葡萄进行摘心、绑蔓、除副梢、改善通风、提高透光条件,减少病害的发生;在雨季注意排水防涝;在葡萄生长期喷磷酸二氢钾和根施复合肥,增强果树树势,提高抗病能力。 3、白粉病药剂防治方法:在葡萄芽膨大期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彻底消灭越冬病原菌。在葡萄展叶后真到生长后期,一般间隔10~15天喷一次药,可使用药剂有:0.2~0.3度波美度石硫合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25%乙嘧酚悬浮剂800~10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6000~8000倍液,在中后期可改用25%丙环唑油剂2000~3000倍液防治。 需要注意的是在葡萄果实幼嫩阶段,使用丙环唑有可能产生药害风险。 4、葡萄白粉病重点发病月份:辽宁等北方地区一般6—7月开始发病,8-9月为发病盛;广东、湖南及上海等地,于5月下旬至7月开始发病,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为发病盛期。 5、在葡萄芽膨大而未发芽前喷45%晶体石硫合剂40~50倍液6月开始每15天喷1次波尔多液,连续喷2~3次进行预防;发病初期喷药防治,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300倍喷雾,10%氟硅唑1500倍喷雾、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乙嘧酚控白8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50%硫悬浮剂200~300倍液,醚菌酯白8000~1000倍液,200/0三唑酮硫三唑酮·硫磺悬浮剂2000倍液。56%嘧菌酯百菌清600倍液。(2021年6月26日更新) 2022年2月28日添加: ①清除菌源。秋后剪除病梢,清扫病叶、病果及其他病菌残体,集中烧毁。 ②加强栽培管理。注意及时摘心绑蔓,剪除副梢及卷须,保持通风透光良好。雨季注意排水防涝,喷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和根施复合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 ③喷施药剂。在葡萄芽膨大而未发芽前喷3~5度Be 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40~50倍液;6月开始每15天喷1次波尔多液,连续喷2~3次进行预防;发病初期喷药防治时使用内吸性杀菌剂,如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400倍液;25%已唑醇悬浮剂量8350~11000倍液;10%戊菌唑水乳剂量2000~4000倍液,50%肟菌酯水分散粒剂3000-4000倍液;10%氟硅唑乳油1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5%乙嘧酚控白悬浮液8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50%硫悬浮剂200~300倍液;25%醚菌酯控白悬浮液8000~1000倍液。 以上就是耕种帮介绍葡萄白粉病的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如您有更好的补充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 |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11-22 07:26 , Processed in 0.019803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