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合理密植有利于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只有合理密植才是经济的做法。玉米合理密植是增加玉米产量的重要措施,那么玉米合理密植有哪些原则呢?玉米合理密植的种植方式是什么呢?下面请看详细介绍: 玉米合理密植原则 (1)株型紧凑和抗倒品种宜密,株型平展和抗倒性差的品种宜稀,不同品种有不同的密度要求。植株高大、叶片数多、叶片较平展、群体透光性差的品种一般耐密性差,种植密度不宜过高,每公顷以种植4.5万~5.25万株为宜;植株较矮、叶片上冲、株型紧凑、群体透光性好的品种或茎秆坚韧、根系发达的品种耐密性强,每公顷可种植6.75万~9万株;一些株型紧凑但抗倒能力稍差的品种,适宜密度为6万~7.5万株/公顷;还有一些紧凑大穗型的品种,个体生产能力强、群体增产潜力大,一般可控制在5.25万~8.25万株/公顷的范围内。 (2)肥地宜密,瘦地宜稀地力水平是决定种植密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土壤肥力基础较低、施肥量较少、每公顷产量在7500千克以下的地块,由于肥力不足,密度过高,植株生长差,空秆多,种植密度不宜太高,应取品种适宜密度范围的下限值;在地肥、施肥量又多的高产田,要采用抗倒、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取其适宜范围的上限值;中等肥力的地块宜取品种适宜密度范围的中间值。 (3)阳坡地和沙壤土地宜密,低洼地和黏重土地宜稀品种适宜的种植密度与土地的地理位置和土质也有关系。一般阳坡地,由于通风透光条件好,种植密度宜高一些;土壤透气性好的沙土或沙壤土上宜种得密些;低洼地通风差,黏土地透气性差,宜种得稀一些,一般每公顷种植株数可相差4500~7500株。 (4)日照时数长、昼夜温差大的地区宜密在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光合作用时间长,呼吸消耗少,种植密度可适宜大一些。 (5)精细管理的宜密,粗放管理的宜稀在精播细管条件下种植宜密,因为精细栽培可以提高玉米群体的整齐度,减少以强欺弱、以大压小的情况发生;在粗放栽培的情况下,种植密度偏稀些为宜。 玉米合理密植的种植方式 在密度增大时,配合适当的种植方式,更能发挥密植的增产作用。 (1)等行距种植行距一般60~73厘米,株距随密度而定,其特点是植株抽雄前,叶片、根系分布均匀,能利用养分和阳光:便于播种、定苗、中耕、除草和施肥等作业顺利开展,但在肥水足密度大时,在生育后期行间郁闭、光照条件差,群体个体矛盾尖锐,影响产量提高。 (2)宽窄行种植亦称大小垄,大行83~100厘米,窄行33~50厘米,株距根据密度确定。其特点是植株在田间分布不均,生育前期对光能和地力利用较差,但能调节玉米后期个体与群体间的矛盾。在高密度高肥水条件下,由于大行加宽,有利于中后期通风透光。 (3)条带间作以玉米为主(中上等肥力),玉米4~6行,大豆2~4行,以大豆为主(中下等地力),大豆4~6行,玉米2~4行。 关于玉米合理密植原则,玉米合理密植的种植方式,耕种帮就为大家介绍到这了,在此提醒广大农友们,玉米的适宜种植密度受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气候条件、土地状况、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