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子对大豆产量有哪些影响?大豆菟丝子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大豆菟丝子用哪些方法可以防治?以下耕种帮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大豆菟丝子症状及危害 大豆菟丝子又叫豆寄生、土丝、黄豆丝、无根草和黄丝藤等,是一种恶性杂草,作物被寄生后,生长受到严重抑制,植株矮小不育或逐渐枯死,产量损失20%~80%。 大豆苗期受害后,菟丝子以茎蔓缠绕大豆,产生吸盘伸入寄主茎内吸取养分,致受害大豆茎叶变黄、矮小、结荚少,严重的全株黄枯而死。 二、大豆菟丝子传播途径和发病原因 菟丝子主要靠种子传播。田间掉落的菟丝子,是连作田菟丝子发生较重的原因;混在豆种的菟丝子种子,这是菟丝子进行远距离传播的主要方式。菟丝子还可靠河流、灌水和风力传播。可混杂在寄主种子内及随有机肥在土壤中越冬,其种子外壳坚硬,经1~3年才发芽,在田间可沿畦埂地边蔓延,遇合适寄主即缠茎寄生为害。 在山东大豆产区,大豆菟丝子出土期在6月中旬至7月下旬,寄生蔓延期在6月下旬至8月下旬,现蕾、开花、结果期在7月下旬至10月上旬,果实成熟期在8月下旬至10月大豆收获期为止。大豆菟丝子出土比大豆晚10~15天,果实成熟期比大豆成熟早15~20天。菟丝子幼芽出土后缠绕固定大豆,以后开始分枝和蔓延。 表土日平均13℃以上大豆菟丝子种子开始发芽,25~30℃发芽出土最快。土壤绝对含水量15%~30%为发芽适宜范围。 幼芽萌发时先长出白色较粗的圆锥形胚根,幼芽为黄白色细丝,弯曲延长,伸出土面,一遇寄主即缠绕攀缘,紧紧吸住寄主,下段幼茎就逐渐干枯与胚根脱离,完全靠寄主生活。在阴雨高湿条件下生长快。线茎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在寄主上如残留一段有吸盘的茎段,就能再生长发育。 大豆菟丝子主要靠种子传播,混有菟丝子的土壤、粪肥和作物种子是主要传播来源。其次也可由风、水和鸟兽传播。 一般情况下,大豆菟丝子在大豆连作田发生较重。大豆菟丝子幼芽发生期降水多,土壤湿度大,有利于菟丝子的发生。 菟丝子萌发适宜温度为25~35℃,15℃以下或35℃以上均不能萌发。适宜的土壤湿度15%~30%,最适宜的湿度为20%~25%。种子在土深1cm左右出苗最快,6cm以下则不能萌发出土。 三、大豆菟丝子防治方法 1、与禾谷类作物、甘薯等非寄主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施用有机肥,应经过高温腐熟后再施用。 2、在播种前用适当筛孔的筛子精选大豆种子,并用48%地乐胺乳油加水25倍,按种子重量的4%~5%的药液拌种。 3、深翻大豆田,将菟丝子的种子深埋。在菟丝子开花结果前及早割除缠绕有菟丝子的大豆,并焚烧和深埋。 4、掌握在菟丝子幼苗未长出缠绕茎以前中耕除草;田间发现菟丝子后,必须立即刈割被感染作物,带到田外烧毁或深埋。 5、在大豆播种后出苗前,每公顷用50%乙草胺乳油或40%地乐胺乳油2250~3000ml,对水450kg喷洒土表,对其它单、双子叶杂草也有显著的防除作用。 6、在菟丝子缠绕初期,可用48%拉索乳油150倍液均匀喷雾。也可用鲁保一号生物制剂喷雾防治,其使用浓度要求每毫升水中含活孢子数不少于3 000万个,每公顷30~37.5L,于雨后或傍晚及阴天喷洒,隔7天1次,连续防治2~3次。在喷药前,如能破坏菟丝子茎蔓,人为制造伤口,防效明显提高。 如您有更好的防治方法,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耕种帮感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