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立枯病是水稻常发病害,严重时可以引起苗枯和白穗,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今天耕种帮就来讲一讲水稻立枯病的发病原因、发病症状和防治方法,跟随耕种帮一起来看看吧! 水稻立枯病发病原因 1、气候影响 2、播种量大 3、壮秧剂使用不当 4、苗床酸碱度失调 5、覆土厚度不均匀 水稻立枯病发病症状 水稻立枯病在苗床上常见到明显的发病中心,并由发病区迅速向四周扩展。主要有芽腐和针腐等症状: 芽腐是在出土前或刚出土时发生,幼芽或幼根变褐色,芽扭曲腐烂而死,在种子基部生有霉层。 针腐多发生于立针期至2叶期,病苗心叶枯黄,叶片不展,种子和茎基交界处常有霉层,茎基软易折,根变成黄褐色。 从出苗到插秧的整个育秧阶段均可发生,但离乳期发病最重。病苗叶尖无露珠,心部或上部叶片打绺,根少且呈暗黄色,无新根,基部逐渐黄枯,软化至腐烂,取苗时与种子分离。 水稻立枯病防治方法 1、精心选种与晒种 提高催芽技术,防止种子受伤,提高种子生命力和抗病力。 2、适期播种 播种密度不要过大。经验表明,应在夜温最低温度8度以上播种,不要盲目抢早。在实际生产中,农民为了节省农膜等生产成本,以及考虑到出苗率、插秧机插秧等原因,往往会加大播种量。这是一个误区! 3、提前预防 在水稻秧苗1.5-2叶期时,就要开始喷施预防立枯青枯病的药了。 4、苗床管理 要做好防寒、保温、通风、练苗等环节的工作,提高幼苗抗病力,防止和减轻立枯病、恶苗病的发生。 5、加强田间管理 要做好防寒、保温、通风、炼苗环节,一叶一心期保持温度25-28度,尽量少浇水,第2叶期后必须使其逐渐适应寒冷条件,22-25度,三叶一心期温度不超过25度,土壤水分充足,但不能过湿。3叶期后白天应揭膜通风锻炼,夜间如果无霜冻也要揭膜使之经受低温,这样才可以培育出抗寒力强的壮秧。 以上就是水稻立枯病的发病原因、发病症状和防治方法的相关介绍,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的农业资讯,请继续关注微信公众号(耕种帮)关注后你也可以留言回复想了解的农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