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是生活中经常食用的蔬菜,在我国种植广泛。流胶是黄瓜叶片的光合产物,是黄瓜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植株发病后,韧皮部的输导组织被切断,导致光合产物溢出而产生流胶。耕种帮将常见的几种黄瓜流胶病的症状诊断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流胶病害症状诊断 1.黄瓜黑星病。对植株生长点附近的嫩叶、嫩茎、幼瓜、卷须危害严重。生长点受害,可在2~3d内烂掉,造成秃桩。叶片染病产生褪绿的近圆形病斑,后变为黄褐色,干枯后会穿孔,边缘呈星纹状。茎蔓受害呈暗绿色水浸状稍凹陷病斑,表皮粗糙呈疮痂状,破裂后流胶,潮湿条件下病部溃烂,可造成部分茎蔓萎蔫。瓜条受害开始流胶,以后发展为深褐色凹陷斑,病斑呈疮痂状,形成畸形瓜。病瓜一般不腐烂,高湿时病斑上长出灰黑色霉层。该病属于低温、弱光、高湿病害。温度在15~22℃、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棚顶、植株有水滴的情况下病害发生严重。 2.黄瓜疫病。主要危害叶片、茎及瓜条。叶片发病呈暗褐色水浸状圆形大斑,潮湿时软腐,干燥时青白色易破裂。茎受害呈水浸状软腐、缢缩,产生流胶,引起患部以上萎蔫。如植株有几处节部发病,全株很快萎蔫干枯。瓜条受害出现水渍状暗绿色凹陷病斑,分泌乳白色流胶,渐变琥珀色,进而软化、软腐,表面长出白色霉,散发恶臭味。该病适温度在25~30℃,露地夏秋高温多雨季节和保护地土壤水分高的地块发病重。 3.黄瓜蔓枯病。危害茎、叶、瓜条。该病以接近根茎处的茎节为中心发病,浅褐色水浸状,组织软化后流胶,产生龟裂,后期病茎干枯,病斑纵裂成乱麻状,严重时整株凋零枯萎。叶片受害自叶缘向内发展成“V”字型或近圆形褐色病斑,干燥时易破碎。瓜条感病产生黄色褪绿斑,随着病情发展,病斑凹陷褐色,瓜条畸形弯曲,有时溢出琥珀色流胶。蔓枯病的特点是所有病斑上均生有黑色小粒点。病菌适温度在18~25℃,空气相对湿度在85%以上易发病。连作地、植株长势弱、排水不良发病重。 二、防治技术 1.处理。种子可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后催芽播种,或用100倍40%甲醛浸种30分钟,洗净晾干后播种,可预防种子传播这3种病害。保护地空间,667亩用硫磺2kg与4kg锯末混合后分4~5堆点燃密闭烟熏1夜,消灭棚内病源菌。 2.石灰氮防治蔬菜土传病害技术。造成黄瓜流胶的3种病害都属土传病害,连年种植蔬菜的地块可用石灰氮处理土壤。利用夏季高温季节,667亩用35~60kg石灰氮和4~6cm长的麦秸或菇渣、牛粪等1~1.5t均匀撒上,耕30cm深,然后起垄,垄高30cm、垄宽60~70cm,盖上透明薄膜,在膜下灌足水,膜四周盖严,利用太阳能光线照射熏蒸,使膜下土层温度达40℃以上,连续熏蒸20~30天,可有效地杀灭各种土传、病害和根结线虫。 3.农业预防措施。与非瓜类蔬菜实行3年轮作;3种病害都是在湿温条件下发病,因此保护地栽培需铺盖地膜、加强通风,降低棚内湿度;露地栽培宜采用高畦栽培,避免积水,雨后及时排水,中耕散墒。此外,还要施足腐熟的有机肥,适时追肥,增强黄瓜抗病能力;用南瓜嫁接黄瓜,可以兼治疫病,尤其对防治茎部发病更有效;及时摘除老叶,加强通风透光。 4.化学防治。星黑病发现病株后及时深埋或烧毁,同时喷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与50%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混合液防治,严重时选用杜邦福星及乐必耕防治,疫病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发现中心病株及时处理病叶、病株;蔓枯病喷10%世高或75%百菌清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茎蔓染病用上述任一种药的50倍米汤糊涂抹效果更好。各种药剂交替使用,隔5~7天喷1次,至少连喷2次。 关注微信公众号(耕种帮)学习更多,关注后你也可以留言回复想了解的植保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