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非常广泛,玉米在种植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病虫害,严重影响玉米的质量和产量,其中,玉米玉米粉籽、烂芽就是严重影响玉米生长的重要病害,那么,玉米粉籽、烂芽怎么回事?玉米粉籽、烂芽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玉米播种后出现粉籽和烂芽现象的原因 1.种子本身原因。种子为陈种或质量不过关,自身发芽率不高、发芽势不强,气候和土壤条件只要达不到出苗要求,就会发生粉籽、霉变和烂芽。 2.玉米播期过早。因抢墒而过早播种,容易遭遇春寒,连续的低温会导致地温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玉米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不利于玉米籽粒顺利发育。低温放缓了玉米籽粒的发芽及出苗时间,一般温度低于10℃,发芽率显著降低,玉米籽粒发芽缓慢易导致种子在土内时间过长,受到各种病菌侵染而引起种子粉籽或烂芽。目前我区已发现有部分4月末下种的籽粒因近期持续的降温、降雨,较正常玉米籽粒生根发芽时间延迟,部分已发生粉籽、烂芽。 3.土壤湿度大。玉米播种后即遇降雨或连阴雨天,易造成土壤含水量过大,长期处于高湿水浸状态下的种子吸胀速度过快,呼吸代谢缓慢,发芽成苗能力下降,易窒息形成粉籽或烂籽,低洼积水田块的种子腐烂现象常有。我区玉米播种后出现降雨天气,玉米发生粉籽或烂芽的几率较大,应引起重视。 4.播种过深。适宜的播种深度利于种子出苗,由于整地粗放造成的播种过深,或因田间土壤湿度过大造成的播种过深,都会导致种子由于缺氧而引起闷种死芽,即使出苗,也不健壮。 5.土壤的通透性差。玉米苗期对土壤结构特别敏感,长期重复使用单一化肥的地段、经深耕镇压后的土壤和漏耕地段土壤的通透性都很差,土壤微粒结构紧凑,遇雨水就会形成板结,造成种子吸水吸氧困难,玉米的芽鞘因不能穿破土层而发芽受阻或根本不出苗。使土壤易形成板结,破坏了土壤微粒结构。 6.肥害。一方面,播种时种子与肥料距离太近,种肥隔离不够的情况下特别容易烧苗,特别是播种后又遇雨天,种子萌发很容易被大量挥发的肥料侵蚀,造成粉籽、烂籽,另一方面,施肥过量也是造成玉米种子烂芽、烂籽的一个主要原因。 7.药害。很多农民习惯播后苗前进行封闭除草,除草剂也是造成玉米烂芽的主要原因之一,使用封闭除草剂后若遇雨,萌发的种芽会因受到药害抑制造成烂芽,此外,前两年用过的残留期长的除草剂也会使萌发的种芽发生药害,出现粉籽、烂芽现象。 避免玉米粉籽、烂芽的应对措施 1.选购适宜本区的种子质量好的品种。精选优质、活力强、发芽势高的玉米种子,要求是适宜本地区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品种,并做好播前种子处理。种子纯度不低于96%、发芽率不低于92%、含水量不超过13%,这对于防治玉米种子粉籽或烂芽尤为重要。根据垦区的积温带划分,为减少因低温导致粉籽的机会,生育日数不超过120天,硬粒型或半硬粒型品种较适合。 2.适期播种。应根据本地自然、生产规律选择适当的时间播种,不能盲目抢早,黑龙江省早春气温偏低,后春气温稍高,冷暖变幅较大,而玉米发芽的温度是6~7℃,当10厘米地温达到7-8℃时即可播种,土层温度在12~18?℃为佳。应根据天气预报确定播种时间,避免遭遇低温冷害和冻害发生,如果春季气温持续偏低,可适当推迟播种时间,在寒尾暖头播种可避免玉米出现粉籽。如果适播期土壤湿度过大,可适当延后播种,土壤墒情合理时再进地播种。 3.保证耕地质量。在土壤适墒期内适时整地,精耕细作,有助于提高播种质量,秋整地秋起垄,避免春季翻地,耕翻后的农田要无坷拉无暗垡、上松下实,整地时根据要注意土壤湿度,土壤太湿、太干都不利于翻耕和种子发芽。控制耕翻深度应在18~22cm,耕层不宜过深或过浅,耕层过深降低土壤肥力;耕层过浅达不到熟化土壤、消灭病虫的作用。 4.提高播种质量。根据本地的土壤条件和播种方式确定适宜播种深度,深度要一致,通常情况下播深以4~6cm为宜,土壤干旱时可适当加深,土壤过湿可以播的适当浅一些,要确保覆土严密,深浅适宜,避免播种深度不当引起的闷种死芽或出苗迟缓,直接影响玉米未来产量。 5.注意化肥、农药使用过程中对种子的影响。底肥要深施,种子和化肥应隔离7cm以上,避免隔离不够引起烧种,化学除草时要采用性好的除草剂,低涝洼地要适当控制农药使用量,防止出现除草剂药害。 6.地下害虫防治。运用生物、物理以及化学方法防治地下害虫能减轻玉米粉子、烂芽的发生。玉米种子包衣对地下害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以防病、防虫的“双抗型”种衣剂效果,也可以用毒土杀死地下害虫。 7.已发生粉籽、烂芽地块的处理。发生粉籽在30%以上的地块,要做好毁种准备,积极准备种子;发生粉籽在30%以下的地块要做好补种和移栽的准备:补种原品种、对原品种进行催芽处理、购买比原种子生育期更短、后期脱水快的品种;对于粉籽、烂芽现象较重不能补种补栽的地块,应播种其它经济作物,以此减少粉籽、烂芽带来的经济损失。 以上就是农资耕种帮为大家介绍的玉米粉籽、烂芽怎么回事,玉米粉籽、烂芽的原因和防治方法的相关信息,想了解更多农业技术,可以关注:耕种帮学习更多,关注后你也可以留言回复想了解的植保信息。 |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11-23 05:19 , Processed in 0.890498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