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网_提供实用农业种植技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辣椒叶霉病

2017-3-2 11:09| 发布者: 李先生| 查看: 249| 评论: 0

报检植物:辣椒

报检类型:病害

检测认定:辣椒叶霉病

中文名称:辣椒叶霉病

中文别名:

病原中文名称:褐孢霉

病原拉丁异名:CladosporiumfulvumCooke.

病原分类地位:真菌界、半知菌类、丝孢纲、丝孢目、暗色菌科、褐孢属

病害类型:真菌

主要寄主:甜椒、辣椒等,据国内报道为8科14种,国外报道为400多种植物

危害部位:叶片

传播因子:种子、病残体、土壤、风雨、气流

防治指标:(不详)

检疫地位:非检疫对象

危害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最初在叶片上表现为浅黄色,不规则形褪绿斑块,叶背部初生浅白色霉层;不久叶正面变为浅黄色至黄色大斑,且数量较多,不受叶脉限制,叶背部霉层逐渐变为浅灰色至黑褐色绒毛状霉,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随病情扩展,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变成花斑,严重时变黄干枯。与霜霉病相比,叶霉病病叶无明显变脆增厚和上卷现象,后期叶片也很少脱落。叶霉病发病初期由下部叶片开始,而霜霉病多由中部叶片开始。

病原形态特征:

Fulviafulva(Cooke)Cif异名CladosporiumfulvumCooke.称褐孢霉,属真菌界、半知菌类、丝孢纲、丝孢目、暗色菌科、褐孢属真菌。分生孢子梗多数丛生,暗橄榄色,顶端淡色,上生1~3个孢子再向上生长30~60μm,后再生1次孢子,生孢子处孢子梗膨大呈节状,大小(140~365)×(4~6)μm;分生孢子卵形至椭圆形或长椭圆形,无色或暗橄榄色,具0~3个隔膜,单细胞的大小(5~11)×(3~5)μm,双细胞的(6~19)×(4~8)μm,3~4个细胞的(11~22)×(5~7)μm,本菌有生理分化现象。

侵染循环: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随病残体遗留在地面或以菌丝潜伏在种子中或以分生孢子附着于种子上越冬,翌年气候条件适宜时,病组织上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气流传播,分生孢子在寄主表面萌发后从伤口或直接侵入,病部又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植株栽植过密,株间生长郁闭,田间湿度大或有白粉虱危害易诱发此病。

发病因素:

(1)种植密度大,株、行间郁敝,通风透光不好,发病重,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抗性降低易发病。

(2)肥力不足、耕作粗放、杂草从生的田块,植株抗性降低,发病重。

(3)种子带菌、肥料未充分腐熟、田间病残体多、有机肥带菌或肥料中混有本科作物病残体的易发病。

(4)土壤黏重、偏酸、多年重茬,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土壤潮湿易发病,高温、高湿、多雨、日照不足易发病。

(5)大棚栽培的,往往为了保温而不放风、排湿、引起湿度过大的易发病。

(6)阴雨天或清晨露水未干时整枝,或虫伤多,病菌从伤口侵入,易发病。

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

(1)播种或移栽前,或收获后,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集中烧毁或沤肥;深翻地灭茬、晒土,促使病残体分解,减少病源和虫源。

(2)育苗的营养土要选用无菌土,用前晒三周以上。

(3)和非本科作物轮作,水旱轮作最好。

(4)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无病、包衣的种子,如未包衣则种子须用拌种剂或浸种剂灭菌。

(5)育苗移栽,播种后用药土覆盖,移栽前喷施一次除虫灭菌剂,这是防病的关键。

(6)适时早播,早移栽、早培土、早施肥,及时中耕培土,培育壮苗。移栽时汰除病、弱苗。

(7)选用排灌方便的田块,开好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达到雨停无积水;大雨过后及时清理沟系,防止湿气滞留,降低田间湿度,这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8)土壤病菌多或地下害虫严重的田块,在播种前撒施或沟施灭菌杀虫的药土。

(9)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机肥,不用带菌肥料,施用的有机肥不得含有植物病残体。

(10)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力,有利于减轻病害。

(11)及时防治害虫,减少植株伤口,减少病菌传播途径;发病时及时清除病叶、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病穴施药或生石灰。

(12)高温干旱时应科学灌水,以提高田间湿度,减轻蚜虫、叶蝉、灰飞虱危害与传毒。严禁连续灌水和大水漫灌。浇水时防止水滴溅起,是防止该病的重要措施。

(13)棚室栽培的尽可能采用生态防治,尤其要注意温湿度管理,采用放风排湿,控制灌水等措施降低棚内湿度,减少叶面结露,白天控温28~30℃,夜间15℃,相对湿度低于90%。二、化学防治:

(一)拌种剂:

用种子重量0.4%的50%多菌灵或4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35%甲霜灵拌种剂拌种。

(二)发病初期开始喷洒: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60%防霉宝2号水溶性粉剂1000倍液

7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40%氟硅唑乳油9000倍液

75%百菌清(打克尼尔)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6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采前3天停止用药。

(三)及时喷药防治白粉虱,可你减轻病害。

病虫害图片: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上一篇:辣椒芽枝果腐病
报检植物:辣椒报检类型:病害检测认定:辣椒叶霉病中文名称:辣椒叶霉病中文别名:病原中文名称:褐孢霉病原拉丁异名:CladosporiumfulvumCooke.病原分类地位:真菌界、半知菌类、丝孢纲、丝孢目、暗色菌科、褐孢属病害类型:真菌主要寄主:甜椒、辣椒等,据国内报道为 ...
下一篇:樱桃萝卜霜霉病
报检植物:辣椒报检类型:病害检测认定:辣椒叶霉病中文名称:辣椒叶霉病中文别名:病原中文名称:褐孢霉病原拉丁异名:CladosporiumfulvumCooke.病原分类地位:真菌界、半知菌类、丝孢纲、丝孢目、暗色菌科、褐孢属病害类型:真菌主要寄主:甜椒、辣椒等,据国内报道为 ...

相关技术

最新评论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采用内蒙古圈养吃精饲料绵羊羊粪为原材料,添加
西葫芦的生育周期
  1、发芽期:西葫芦种子萌动至出现第一片真叶为种子发芽期。  2、幼苗期:西葫芦
大棚黄瓜田间管理要点
  一、温度与光照管理  1.温度:黄瓜缓苗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8℃~32℃、夜间20℃。
大棚黄瓜定植注意事项
  大棚黄瓜定植注意事项  1、定植时间: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1月中下旬至2月中下旬
种黄瓜前如何整地起垄?
  1、整地:先将基肥混合均匀后撒施于地面,然后机翻或人工深翻两遍,使肥料与耕作
大棚黄瓜施基肥方案
  一般每生产1000千克黄瓜需纯氮2.6千克、磷1.5千克、钾3.5千克,栽培模式不同,施
黄瓜嫁接育苗要点
  黄瓜嫁接不但可以增强抗病性,有效地预防枯萎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而且还可以利用
黄瓜播种育苗要点
  1、播种时间:冬春季节育苗主要是为日光温室冬春茬和塑料大棚早春茬栽培供苗,一
黄瓜育苗基质配方
  黄瓜育苗方式主要有苗床育苗、营养钵育苗、简易穴盘无土育苗、营养块育苗及工厂化
黄瓜品种选择要点
  黄瓜有两种类型:一是水果型黄瓜,以光滑无刺、易清洗、味甜、品质好逐渐受到人们
温室大棚黄瓜茬口安排
  温室大棚黄瓜茬口安排  1、大棚早春茬栽培:华北等地区一般在1~2月份播种育苗,
黄瓜生长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要求  ①地温:黄瓜对地温的要求比较严格,生育期最适宜10厘米地温为20
黄瓜的生育周期
  1、发芽期:播种后种子萌动至第一片真叶出现为发芽期,一般需5~10天。  2、幼苗
樱桃番茄日光温室秋冬茬栽培
  ―、播种育苗  培育壮苗是樱桃番茄日光温室秋冬茬栽培成功的关键,育苗时一定要
樱桃番茄日光温室冬春茬栽培
  一、樱桃番茄育苗  冬春茬栽培苗期在冬季,应注意保温防寒,增强光照,培育壮苗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6-29 21:30 , Processed in 1.172224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X3.2

© 2015-2019

450107020006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