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网_提供实用农业种植技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豇豆叶霉病

2017-3-1 06:38| 发布者: 李先生| 查看: 589| 评论: 0

摘要:   报检植物:豇豆   报检类型:病害   检测认定:豇豆煤霉病   中文名称:豇豆煤霉病   中文别名:豇豆叶霉病   病原中文名称:豆类煤污尾孢菌、菜豆尾孢菌   病原分类地位:真菌界、半知菌类(无性类)、丝孢纲、丝孢目、暗丛梗孢科、尾孢属   病害类 ...

  报检植物:豇豆

  报检类型:病害

  检测认定:豇豆煤霉病

  中文名称:豇豆煤霉病

  中文别名:豇豆叶霉病

  病原中文名称:豆类煤污尾孢菌、菜豆尾孢菌

  病原分类地位:真菌界、半知菌类(无性类)、丝孢纲、丝孢目、暗丛梗孢科、尾孢属

  病害类型:真菌

  主要寄主:扁豆

  危害部位:叶片

  传播因子:病株、病残体

  防治指标:(不详)

  检疫地位:非检疫对象

  危害地位:春季保护地豇豆的重要病害之一,发生严重时常造成重大损失。危害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叶片染病后,在叶面两面产生紫褐色斑点,扩大后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斑,叶正面病斑直径约1—2厘米,边缘褪绿色,病、健部不明显,中央褐色,湿度大时,叶病部背面密生灰黑色霉层。严重时,多个病斑常连结成片,使叶片枯黄脱落,产生早期落叶,仅剩顶部嫩叶,使结荚量减少。

  病原形态特征:

  CercosporavignaeF.etE.称豆类煤污尾孢菌;C.cruentaSacc.称菜豆尾孢菌,均属真菌界、半知菌类(无性类)、丝孢纲、丝孢目、暗丛梗孢科、尾孢属真菌。分生孢子梗从寄主气孔伸出,丛生,褐色,丝状,具1~4个隔膜,大小(15~52)μm×(2.5~6.2)μm。无色至淡褐色。分生孢子鞭状,淡褐色,直或微弯,基部倒圆锥形,顶端钝圆至略尖削,具3~17个隔膜,大小(27~127)μm×(2.5~6.2)μm。

  病原生理特性:

  病菌生长温度范围为7~35℃,最适30℃。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28℃,pH值5.5为最佳萌发酸碱度。

  侵染循环: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附在病残组织上越冬。环境条件适宜时,通过气流传播到豆叶上,萌发产生芽管,从气孔侵入完成初侵染。被侵染的部位又产生大量分生孢子,不断进行再侵染,导致病害的流行。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雨季往往是危害盛期,连作地发病重,嫩叶较成熟叶片抗病。

  发病因素:

  (1)种植密度大,株、行间郁敝,通风透光不好,发病重,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抗性降低易发病。

  (2)土壤黏重、偏酸;多年重茬,田间病残体多;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肥力不足、耕作粗放、杂草从生的田块,植株抗性降低,发病重。

  (3)肥料未充分腐熟、有机肥带菌或肥料中混有本科作物病残体的易发病。

  (4)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土壤潮湿易发病,高温、高湿、多雨、日照不足易发病;

  (5)大棚栽培的,往往为了保温而不放风、排湿、引起湿度过大的易发病。

  (6)阴雨天或清晨露水未干时整枝,或虫伤多,病菌从伤口侵入,易发病。

  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

  (1)播种或移栽前,或收获后,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集中烧毁或沤肥;深翻地灭茬、晒土,促使病残体分解,减少病源和虫源。

  (2)育苗的营养土要选用无菌土,用前晒三周以上。

  (3)和非本科作物轮作,水旱轮作最好。

  (4)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无病、包衣的种子,如未包衣则种子须用拌种剂或浸种剂灭菌。

  (5)育苗移栽,播种后用药土覆盖,移栽前喷施一次除虫灭菌剂,这是防病的关键。

  (6)适时早播,早移栽、早培土、早施肥,及时中耕培土,培育壮苗。移栽时汰除病、弱苗。

  (7)选用排灌方便的田块,开好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达到雨停无积水;大雨过后及时清理沟系,防止湿气滞留,降低田间湿度,这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8)土壤病菌多或地下害虫严重的田块,在播种前撒施或沟施灭菌杀虫的药土。

  (9)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机肥,不用带菌肥料,施用的有机肥不得含有本科作物病残体。

  (10)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力,有利于减轻病害。

  (11)及时防治害虫,减少植株伤口,减少病菌传播途径;发病时及时清除病叶、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病穴施药或生石灰。

  (12)高温干旱时应科学灌水,以提高田间湿度,减轻蚜虫、灰飞虱危害与传毒。严禁连续灌水和大水漫灌。浇水时防止水滴溅起,是防止该病的重要措施。

  (13)重病地于生长季节结束时,彻底收集病残物烧毁,并深耕晒土。

  二、化学防治:

  (1)设施灭菌:对旧架杆,应在插架前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淋灭菌。

  (2)发病时喷施:

  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25%粉锈宁500~1000倍液

  40%多.硫(灭病威)胶悬剂500倍液

  40%三唑酮?多胶悬剂1000倍液

  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65%甲霉灵超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交替用药,一种农药在一种作物上只用一次,以减少扁豆体内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保证含量不超标。

  

  

  本站声明:本检测仅供参考,不承担任何承诺与责任。如需确认,请与当地植保站联系。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上一篇:番茄黑点根腐病
  报检植物:豇豆   报检类型:病害   检测认定:豇豆煤霉病   中文名称:豇豆煤霉病   中文别名:豇豆叶霉病   病原中文名称:豆类煤污尾孢菌、菜豆尾孢菌   病原分类地位:真菌界、半知菌类(无性类)、丝孢纲、丝孢目、暗丛梗孢科、尾孢属   病害类 ...
下一篇:豇豆植原体丛枝病
  报检植物:豇豆   报检类型:病害   检测认定:豇豆煤霉病   中文名称:豇豆煤霉病   中文别名:豇豆叶霉病   病原中文名称:豆类煤污尾孢菌、菜豆尾孢菌   病原分类地位:真菌界、半知菌类(无性类)、丝孢纲、丝孢目、暗丛梗孢科、尾孢属   病害类 ...

相关技术

最新评论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采用内蒙古圈养吃精饲料绵羊羊粪为原材料,添加
常用叶面肥的配制及施用方法
  为了方便读者熟悉一些常用的叶面肥的施用方法,下面介绍几种常用叶面肥的配制及施
作物叶面肥的施用技术要点
  叶面肥施用技术与方法是影响和制约叶面施肥效果的有效因素之一,因此,为提高叶面
影响叶面肥吸收的因素
  对于作物叶面吸收而言,环境因素复杂多变。不同的喷施时间,温度、湿度、光照、土
叶面肥的施肥原理
  从作物叶片结构看,在叶片的表面有一层角质层,角质层下是叶表皮细胞,表皮细胞下
叶面施肥的主要缺点
作物采用叶面施肥具有诸多优点,但与根部土壤施肥供应养分相比,叶面施肥在应用中也存
采用叶面肥的优点
  喷叶面肥与根部土壤施肥相比,叶面肥具有一些特殊的优点。以下耕种帮就作简单介绍
益菌型叶面肥的特点
  益菌型叶面肥是利用与作物共生或互生的有益菌类,通过人工筛选培养制成菌肥,用于
肥药型叶面肥的特点
  肥药型叶面肥中,除了营养元素成分外,还加入一定数量和不同种类的农药或除草剂,
复合型叶面肥的特点
  复合型叶面肥所加的成分较复杂,凡是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均可加入,或者是微量
调节型叶面肥的特点
  调节型叶面肥中含有调节植物生长的物质,如生长素、激素类等成分,主要功能是调控
营养型叶面肥的特点
  营养型叶面肥中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等养分含量较高,主要功能是为植物提供提供各
作物进行叶面施肥的原因?
  绝大多数陆生植物是依靠根系吸收养分供给植物体生长发育的,但在19世纪,人们发现
如何化学防除大蒜田杂草?
  大蒜抗药性较强,采用化学除草在栽后苗前和苗后均可进行。栽后苗前施用,可将除草
如何化学防除韭菜田杂草?
  1、育苗韭菜田杂草的化学防除  育苗韭菜,因前期生长缓慢,受杂草为害程度较重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10-5 17:18 , Processed in 0.989158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X3.2

© 2015-2019

450107020006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