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网_提供实用农业种植技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黄瓜炭疽病

2017-3-1 05:53| 发布者: 李先生| 查看: 509| 评论: 0

摘要:   报检植物:黄瓜   报检类型:病害   检测认定:黄瓜炭疽病   中文名称:黄瓜炭疽病   中文别名:   病原中文名称:葫芦科刺盘孢   病原分类地位:真菌界、半知菌类(无性类)、腔孢菌纲、黑盘孢目、黑盘孢科、炭疽菌属   病害类型:真菌   主要寄主 ...

  报检植物:黄瓜

  报检类型:病害

  检测认定:黄瓜炭疽病

  中文名称:黄瓜炭疽病

  中文别名:

  病原中文名称:葫芦科刺盘孢

  病原分类地位:真菌界、半知菌类(无性类)、腔孢菌纲、黑盘孢目、黑盘孢科、炭疽菌属

  病害类型:真菌

  主要寄主:黄瓜、西瓜甜瓜、冬瓜等葫芦科植物及十字花科、茄科、豆科等植物

  地理分布: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危害部位:叶片、果实

  传播因子:种子、土壤、病残体、大棚架材

  防治指标:不详

  检疫地位:非检疫对象

  危害症状:

  幼苗至成株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

  (1)幼苗:幼苗期发病在子叶边缘处生半圆形病斑,呈褐色至红褐色,稍凹陷。茎蔓基部黑褐色绕缩,幼苗倒折。

  (2)成株:成株病叶上出现黄褐色、圆形、背面水浸状小斑点,逐渐扩大成近圆形红褐色病斑,中央颜色淡,边缘有黄色晕圈,后期病斑上有小黑点和橙红色胶状物,高湿时叶背呈水浸状,干枯后呈条状开裂穿孔。

  (3)瓜条:幼瓜染病现水渍状淡绿色圆形病斑,瓜畸形或脱落。瓜条发病出现暗褐色凹陷病斑,长圆形,稍凹陷,并溢出粉红色胶状物,后期开裂。

  (4)茎叶:茎和叶柄上病斑长圆形,稍凹陷,初水浸状,淡黄色逐渐变成灰白色至深褐色,病斑扩展至茎或叶柄一周,可引起整个叶片和全株死亡。

  病原形态特征:

  ColletotrichumorbiculareArx.称葫芦科刺盘孢,属真菌界、半知菌类(无性类)、腔孢菌纲、黑盘孢目、黑盘孢科、炭疽菌属门真菌。分生孢子盘聚生,初为埋生,红褐色,后突破表皮呈黑褐色,刚毛散生于分生孢子盘中,暗褐色,顶端色淡、略尖,基部膨大,长90~120微米,具2~3个横隔。分生孢子梗无色,圆筒状,单胞,大小(20~25)μm×(2.5~3.0)μm,分生孢子长圆形,单胞,无色,大小(14~20)μm×(5.0~6.0)μm。分生孢子萌发产生1~2根芽管,顶端生附着胞,附着胞暗色,近圆形,椭圆形至不整齐形,壁厚。病部的粉红色粘稠物是分生孢子团。

  病原生理特性:

  病菌致死温度为50~51℃15分钟。

  侵染循环:

  病菌以菌丝体或拟菌核随府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种子也可带菌。病菌还可在温室、大棚木骨架上腐生存活。越冬后便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成为初侵染源。在田间,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及农事操作进行传播。带菌的种子可以直接侵入子叶引起幼苗发病。
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2℃~27℃,病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4℃,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菌自侵入到表现症状只需3天,相对湿度在54%以下,病害不能发生。重茬、偏施氮肥、浇水过多、排水不良地块易发病。幼苗徒长、种植过密、植株生长弱都会导致病害发生。

  发病因素:

  (1)种植密度大、通风透光不好,发病重,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抗性降低易发病。

  (2)土壤黏重、偏酸;多年重茬,田间病残体多;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肥力不足、耕作粗放、杂草从生的田块,植株抗性降低,发病重。

  (3)种子带菌、肥料未充分腐熟、有机肥带菌或肥料中混有本科作物病残体的易发病。

  (4)大棚栽培的,往往为了保温而不放风、排湿、引起湿度过大的易发病。

  (5)阴雨天或清晨露水未干时整枝,或虫伤多,病菌从伤口侵入,易发病。

  (6)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土壤潮湿、含水量大,易发病;高温、高湿、结露、多雨有利于病害的发展流行,连续大雨过后,容易大发生而造成绝收。

  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

  (1)播种前或移栽前,或收获后,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集中烧毁或沤肥;深翻地灭茬,促使病残体分解,减少病原和虫原。

  (2)和非本科作物轮作,水旱轮作最好。

  (3)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无病、包衣的种子,如未包衣则种子须用拌种剂或浸种剂灭菌。

  (4)选用排灌方便的田块,开好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达到雨停无积水;大雨过后及时清理沟系,防止湿气滞留,降低田间湿度,这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5)育苗移栽,苗床床底撒施薄薄一层药土,播种后用药土覆盖,移栽前喷施一次除虫灭菌剂,这是防病的关键。

  (6)土壤病菌多或地下害虫严重的田块,在播种前穴施或沟施灭菌杀虫的药土。

  (7)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机肥,不用带菌肥料,施用的有机肥不得含有植物病残体。

  (8)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力,有利于减轻病害。

  (9)高畦地膜覆盖可提高土温,降低棚内湿度,抑制子囊孢子释放,减少菌源。

  (10)避免在阴雨天气整枝;及时防治害虫,减少植株伤口,减少病菌传播途径;发病时及时防治,并清除病叶、病株,带出田外烧毁,病穴施药或生石灰。

  (11)大棚栽培的可在夏季休闲期,棚内灌水,地面盖上地膜,闭棚几日,利用高温灭菌;

  (12)棚室上午以闷棚提温为主,下午及时放风排湿,发病后可适当提高夜温以减少结露,早春日均温控制在29℃高温,相对湿度低于54%,防止浇水过量。

  (13)利用嫁接育苗,可防治该病的大发生。

  二、生物防治:

  发病时喷施生物制剂:

  2%抗霉菌素(农抗120水剂)200倍液

  2%武夷菌素(BO-10)水剂200倍液

  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三、物理防治:

  用50℃温水浸种20分钟后,催芽播种。

  四、化学防治:

  (1)种子灭菌:

  用50~51℃恒温水浸种20分钟后,催芽播种。

  (2)喷施用药:

  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

  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40%三唑酮硫磺悬浮剂800~1000倍液

  50%醚菌酯(翠贝)干悬浮剂3000倍液

  25%阿米西达悬浮剂1000~1500倍液

  15%、25%粉锈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50%扑海因(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

  20%、25%叶枯灵(川化—108、叶青双、叶枯唑)可湿性粉剂750~1000倍液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1:1:200波尔多液

  (3)保护地用药:

  发病时用45%百菌清烟剂3.75kg/hm2,熏l夜。隔8~10天1次。或在傍晚喷洒5%百菌清或6.5%甲霉灵或8%克炭灵粉尘剂15kg/hm2

  

  

  本站声明:本检测仅供参考,不承担任何承诺与责任。如需确认,请与当地植保站联系。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上一篇: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报检植物:黄瓜   报检类型:病害   检测认定:黄瓜炭疽病   中文名称:黄瓜炭疽病   中文别名:   病原中文名称:葫芦科刺盘孢   病原分类地位:真菌界、半知菌类(无性类)、腔孢菌纲、黑盘孢目、黑盘孢科、炭疽菌属   病害类型:真菌   主要寄主 ...
下一篇:黄瓜霜霉病
  报检植物:黄瓜   报检类型:病害   检测认定:黄瓜炭疽病   中文名称:黄瓜炭疽病   中文别名:   病原中文名称:葫芦科刺盘孢   病原分类地位:真菌界、半知菌类(无性类)、腔孢菌纲、黑盘孢目、黑盘孢科、炭疽菌属   病害类型:真菌   主要寄主 ...

相关技术

最新评论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采用内蒙古圈养吃精饲料绵羊羊粪为原材料,添加
常用叶面肥的配制及施用方法
  为了方便读者熟悉一些常用的叶面肥的施用方法,下面介绍几种常用叶面肥的配制及施
作物叶面肥的施用技术要点
  叶面肥施用技术与方法是影响和制约叶面施肥效果的有效因素之一,因此,为提高叶面
影响叶面肥吸收的因素
  对于作物叶面吸收而言,环境因素复杂多变。不同的喷施时间,温度、湿度、光照、土
叶面肥的施肥原理
  从作物叶片结构看,在叶片的表面有一层角质层,角质层下是叶表皮细胞,表皮细胞下
叶面施肥的主要缺点
作物采用叶面施肥具有诸多优点,但与根部土壤施肥供应养分相比,叶面施肥在应用中也存
采用叶面肥的优点
  喷叶面肥与根部土壤施肥相比,叶面肥具有一些特殊的优点。以下耕种帮就作简单介绍
益菌型叶面肥的特点
  益菌型叶面肥是利用与作物共生或互生的有益菌类,通过人工筛选培养制成菌肥,用于
肥药型叶面肥的特点
  肥药型叶面肥中,除了营养元素成分外,还加入一定数量和不同种类的农药或除草剂,
复合型叶面肥的特点
  复合型叶面肥所加的成分较复杂,凡是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均可加入,或者是微量
调节型叶面肥的特点
  调节型叶面肥中含有调节植物生长的物质,如生长素、激素类等成分,主要功能是调控
营养型叶面肥的特点
  营养型叶面肥中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等养分含量较高,主要功能是为植物提供提供各
作物进行叶面施肥的原因?
  绝大多数陆生植物是依靠根系吸收养分供给植物体生长发育的,但在19世纪,人们发现
如何化学防除大蒜田杂草?
  大蒜抗药性较强,采用化学除草在栽后苗前和苗后均可进行。栽后苗前施用,可将除草
如何化学防除韭菜田杂草?
  1、育苗韭菜田杂草的化学防除  育苗韭菜,因前期生长缓慢,受杂草为害程度较重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10-2 10:30 , Processed in 0.871817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X3.2

© 2015-2019

450107020006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