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白绢病是茉莉严重的一种病害。发病严重时,造成植株枯死,影响产量很大。 症状发病部位主要在近地面的茎基部。病茎基部暗褐色,其上长有白色丝绢状菌丝体,多呈辐射状,边缘尤其明显。后期,在病部结生许多茶褐色油菜籽状的菌核。天气潮湿时,菌丝体会扩展到根部周围的地表和土隙中,也结生有菌核。后期,受病植株的茎基部完全F·B,并导致茎叶萎蔫,植株枯死。· 一、发病症状 病害发生在根颈和根部,条件适宜时可蔓延到下部叶片。根颈部位变褐腐烂,逐渐蔓延扩展,产生白色绢丝状薄膜,多呈辐射状,边缘尤其明显,绢丝状菌丝可以蔓延到根颈附近土壤,严重时全盆土壤充满白色菌丝,以后在菌丝薄膜上形成菌核,菌核初为白色,逐渐加深成黄色、茶褐色直到深褐色,油菜籽状大小。皮层腐烂死亡后引起叶片枯死脱落,严重时全株死亡。在十分潮湿条件下,菌丝可直接蔓延到下部叶片,产生大量白色绢丝膜,包围下部枝叶,使叶片出现水渍状斑,在绢丝膜上产生菌丝。白绢病病原为真菌齐整小核菌。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无孢目,小菌核属。菌核初白色,后由淡黄色渐变呈栗褐色至茶褐色,表面平滑,球形或近球形,直径0.8-2.3毫米,与油菜籽十分相似。病菌发育适温度为32-33℃,温度40℃,8℃。耐酸碱度范围为pH值5-9。 二、发病规律 病菌寄主广泛,达200种以上。以菌核或菌丝在土壤、病株残体、杂草上越冬.菌核在土壤中存活4年以上,但在高湿条件下存活期很短,不耐水浸。病菌以菌丝在土壤中蔓延,远距离传播靠流水或病苗、病土、病盆的人为转移。换盆土时使用垃圾土、菜园土时容易发病,连作或连续使用病盆土病重;高湿度容易发病。 三、防治措施 1、拔除病株及土壤消毒。早期发现被害植株,宜及时拔除加以烧毁或深埋,病穴灌洒86.2%的铜大师800~1200倍,50%代森铵500倍液或撒施石灰粉。拔除病株工作应在菌核形成之前进行。 2、合理施肥。在土壤表层施用没有腐熟的有机肥料,会加重白绢病的发生,故有机肥料(如厩肥等)应作为基肥,深埋土壤下层。如用作追肥,必须经充分腐熟后,方可施用。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于植株茎基部及其周围土壤洒施50%代森铵1000倍液,隔7~10天后再洒施一次,以杀灭土壤中的病菌。应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洒施植株茎基周围土壤,以抑制病害蔓延。 |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11-22 22:17 , Processed in 0.819965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