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褐斑病又称褐缘白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叶片正、背面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斑,边缘赤褐色,直径1~10毫米不等,后期病斑中部变为灰白色至灰褐色,叶背病斑颜色稍深,边缘仍为赤褐色。高湿时叶背面病斑产生灰黑色霉状物。 豇豆褐斑病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斑圆形或近圆形至不正形,斑形较细,直径1~10毫米,叶斑明显,边缘赤褐色,略凸,中间褐色,后褪为灰褐色至灰白色,故称褐缘白斑病。湿度大时斑背面现暗灰色至灰黑色霉状物,即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但较豇豆煤霉病的量少且稀,别于煤霉病和斑枯病。 豇豆褐斑病病原形态 Mycosphaerellacruenta(Sacc.)Lath.称豆煤污球腔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子囊座生在叶两面,初在基物内,后外露,球形,黑色,大小52~70×63~87微米;子囊束生,圆形或棍棒形,大小35~52×7~11微米;子囊孢子上方的略大,双细胞无色,大小11~19.2×3.5微米。无性态为Pseudocercosporacruenta(Sacc)Deighton称菜豆假尾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丛生,直立,具隔膜,褐色,大小10~75×3~6微米;分生孢子鞭状,浅褐色,具3~15个隔膜,大小25~118×2~6微米。 豇豆褐斑病传播途径 北方菜区病菌以子囊座随病残组织在地表越冬,翌年,产生子囊孢子进行传播;在南方病菌以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溅射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在田间由于寄主终年存在,病害周而复始不断发生,无明显越冬或越夏期。该菌喜温暖潮湿条件,气温20~25℃、相对湿度高于85%、土壤湿度大易发病,高温多雨、栽植过密、通风不良、偏施氮肥发病重。 豇豆褐斑病发病规律 病菌在土壤中越冬,翌年产生子囊孢子,借助风、雨传播。该病为高温、高湿病害,高温多雨天气,温度20~25℃,相对湿度高于85%时易发病。种植过密,通风不良,土壤含水量高,偏施氮肥的地块发病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