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丛枝病,烟草病害之一。属植原体病害,由叶蝉等传播。早期发病,植株严重矮化,顶芽不再生长,侧枝丛生,并产生很多坚硬、细小的枝条,故称“丛枝病”。病株叶片像花瓣一样,颜色较深。早期发病,全株叶片细小,叶片皱缩,无利用价值。后期花萼,花瓣均变成绿色小叶状,无花无果或后期不开花、不结实。发病较晚的烟株,上部。叶片细小、皱缩无利用价值,但下部叶片仍可利用。 基本资料 烟草丛枝病目前对该病的病源研究认为是由病毒侵染引起,但究竟是何种病毒则还不清楚,早期认为是类菌原体浸染引起。 烟草感染丛枝病后,顶芽不再继续生长,侧芽丛生,在植株上半部产生许多细小侧枝,形如扫帚状,故名“丛枝病”或“扫帚病”。主枝及侧枝新叶变小,叶色暗淡,叶片变薄、变脆。早期感病植株则表现矮化,叶片完全失去利用价值。 为害症状 染病烟株顶叶停止生长,侧芽丛生,植株上部产生许多硬而小的细枝,新生叶小,主叶脉短硬而皱缩,叶色暗淡。感病的植株矮化严重,叶片小、皱缩,后期花萼、花瓣变绿呈小叶状,不能正常开花结实。发病晚的植株,仅上部叶片表现明显症状。 症状特点 早期发病,植株严重矮化,顶芽不再生长,侧枝丛生,并产生很多坚硬、细小的枝条,故称“丛枝病”。病株叶片像花瓣一样,颜色较深。早期发病,全株叶片细小,叶片皱缩,无利用价值。后期花萼,花瓣均变成绿色小叶状,无花无果或后期不开花、不结实。发病较晚的烟株,上部。叶片细小、皱缩无利用价值,但下部叶片仍可利用。 传播途径 丛枝病类菌原体据报道可侵染24科65种植物,能在多种野生寄主如田旋花等上越冬。除主要以大青叶蝉、烟草叶蝉等多种叶蝉传播外,还可通过嫁接、菟丝子等途径传播。叶蝉一旦获毒便终生传病,甚至可经卵传播。带毒叶蝉吸食烟草,将类菌原体传入植株叶脉韧皮部,病原在韧皮部繁殖,经筛管上管孔扩散。接种后由于温度、寄主及株系等原因经9天至一个月表现症状。凡越冬叶蝉虫量大,染病野生寄主多,有促使叶蝉迁移为害的气候环境,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且烟草植株处于感病阶段,则烟草丛枝病大发生。幼嫩植株较老化植株易感病。温度低于25℃,病害潜育期延长。冷凉条件发展慢,为害轻。 发病规律 属植原体病害,由叶蝉等传播。叶蝉是性传毒介体,一旦获毒便可终身带毒。因此耕种帮建议叶蝉越冬虫口密度大、带毒野生寄主多、温,湿度适宜、人面积种植感病品种,均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