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根腐病,根腐丝囊霉、腐霉,主要危害作物豌豆。幼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以开花期染病多,主要为害根或根茎部。病株下部叶片先发黄,逐渐向中、上部发展,致全株变黄枯萎。主、侧根部分变黑色,纵剖根部,维管束变褐或呈土红色,根瘤和根毛明显减少,轻则造成植株矮化,茎细,叶小或叶色淡绿,个别分枝呈萎蔫或枯萎状,轻病株尚可开花结荚,但荚数大减或籽粒秕瘦;重病株的茎基部缢缩或凹陷变褐,呈“细腰”状,病部皮层腐烂或开花后大量枯死,颗粒无收,致全田一片枯黄。 豌豆根腐病-基本信息 中文名:豌豆根腐病 病原中文名:根腐丝囊霉、腐霉 病原拉丁学名:AphanomyceseuteichesDreehsler称根腐丝囊霉、Pythiumultimumtrow称腐霉 病原分类地位:鞭毛菌亚门真菌 病害类型: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豌豆 主要为害部位:根或根茎部 豌豆根腐病-为害症状 幼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以开花期染病多,主要为害根或根茎部。病株下部叶片先发黄,逐渐向中、上部发展,致全株变黄枯萎。主、侧根部分变黑色,纵剖根部,维管束变褐或呈土红色,根瘤和根毛明显减少,轻则造成植株矮化,茎细,叶小或叶色淡绿,个别分枝呈萎蔫或枯萎状,轻病株尚可开花结荚,但荚数大减或籽粒秕瘦;重病株的茎基部缢缩或凹陷变褐,呈“细腰”状,病部皮层腐烂或开花后大量枯死,颗粒无收,致全田一片枯黄。 豌豆根腐病-传播途径 根腐丝囊霉和腐霉均可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以藏卵器和菌丝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季土壤中水分充足时,产生孢子囊。孢子囊释放出大量游动孢子,发芽后穿透幼苗子叶下轴或根部外皮层侵入,经潜育即发病。 豌豆根腐病-发病条件 豌豆根腐病病发生与土壤水分关系密切,病菌在20℃左右生长良好,土壤温度低,出苗缓慢,有利于病菌侵入,易发病。排水不良的下湿地、土壤粘重发病重。茄类镰孢豌豆专化型,可从须根侵入,向侧根及主根扩展,产生长形褐色病斑,使主根缢缩,根部皮层坏死。病斑也可扩展至茎基部,造成地上部矮缩枯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