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灰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叶上病斑长椭圆形,大小为4~7毫米×1~3毫米,初呈淡褐色,后变灰白色。病斑两面均生淡黑色霉状物。发病严重时,病斑相互汇合,致使叶片局部枯死。 大蒜灰斑病-简介 大蒜别名蒜、胡蒜,古名葫,是百合科葱属中以鳞芽构成鳞茎的栽培种,是香料蔬菜之一。大蒜是多年生草本,具有强烈蒜臭气。 大蒜灰斑病-种植历史 大蒜原产于亚洲西部高原。汉代张骞通西域时引入中国中原地带,在中国已有2000余年历史。 大蒜灰斑病-名称来源 由于初引自胡地,又叫做胡蒜,因其头大,所以称作大蒜。 大蒜灰斑病-增产原因 大蒜的幼苗、花茎和鳞茎均为广大群众所喜食,又是药用保健食品,因此国内的消费量逐年增加,国际上的需要量也日益加大,这些都是中国大蒜种植面积迅速增大的主要原因。 大蒜灰斑病-分布情况 中国南北各地都有大蒜名特产区,如山东省的金乡、安丘、苍山,黑龙江省的阿城、宁安,吉林省的农安、和龙,辽宁省的开原、海城,河北省的永年、安国,江苏省的徐州、射阳,陕西省的岐山,甘肃省的泾川,西藏的拉萨等。 大蒜灰斑病-发展现状 基本现状 中国大蒜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是:生产规模大,年际间稳定性差;出口贸易量多,产品价位低;单产水平高,标准化生产技术滞后;地方名产品种多,适合出口和加工的专用品种少;加工技术落后,产后附加值低;科学研究分散,尚未形成行业系统技术体系。 生产普遍 中国栽培大蒜,不但食用鳞茎,蒜薹的销量也比较大。蒜薹耐贮耐运,每年北方各大中城市,都从大蒜产地购进大批蒜薹,利用气调库贮藏,北方农民也有利用土冰窖贮藏当地蒜薹。所以蒜薹不但冬季早春不缺,并已实现了周年供应。另外,利用小瓣蒜生产蒜苗,也很普遍,特别是北方广大地区,冬季生产蒜苗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悠久的历史。 病害加剧 随着大蒜种值面积的扩大,耕作制度及栽培生态环境不断变化,大蒜植株的抗病性也逐年降低,大蒜病害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尤其是新病害的不断出现,某些病害甚至呈急剧上升趋势,更加剧了对大蒜的危害。据调查分析,大蒜病害对大蒜的危害一般损失率达20%~30%,严重年份及地块可以达到50%以上,甚至更高。综合受害的大蒜严重降低等级,影响出口创汇,极大地挫伤了蒜农积极性。 大蒜灰斑病-主要症状 大蒜灰斑病 主要为害叶片。叶片发病,初时产生褪退斑点,扩展后病斑长椭形,大小为4~7毫米×1~3毫米,初呈淡褐色,后变灰白色。病斑两面均生稀疏灰黑色霉状物。发病严重时,病斑相互汇合,致使叶片局部枯死。 真菌葱枝孢 病原物为半知菌亚门的真菌葱枝孢。分生孢子梗暗色,从叶片病斑两面伸出,单生或2~3根丛生,不分枝,基部略粗,暗褐色。产孢细胞作合轴式延伸,单胞芽生,其上具1~3个孢痕,也有5个的。分生孢子暗色,圆筒形,两端钝圆,中间稍收缩,有1~3个横隔,也有5个的,单生或两个孢子链生,表面粗糙,多细疣状突起。 大蒜灰斑病-病原介绍 病原:CercosporaduddiaeWelles,称蒜尾孢菌,属真菌界半知菌类。子实体叶两面生,子座无或仅有少数褐色球形细胞组成,分省孢子梗单生,3~12根稀疏簇生,褐色,分枝,0~2个屈膝折点,顶部圆锥形平截,1~8个隔膜,12.5~475×3.8~6.3μm。孢痕疤明显加厚。分生孢子针形,无色,直立或弯曲,顶部近钝至尖细,基部倒圆锥形平截,有不明显的多个隔膜,大小27.5~224×2.5~5μ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