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短额负蝗为害症状: 成虫及若虫取食叶片,形成缺刻和孔洞,影响作物生长发育。 花生短额负蝗发生规律: (1)世代。北地区每年发生1代,华北地区每年发生1-2代,长江流域每年发生2代。 (2)越冬。以卵在沟边土中越冬。 (3)时期。华中4月份开始为害。华北地区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幼虫大量出现,7-8月羽化为成虫。东北8月上中旬可见大量成虫。 花生短额负蝗形态特征: (1)成虫。体绿色或褐色(冬型)。头尖削,绿色型自复眼起向斜下有一条粉红纹,与前、中胸背板两侧下缘的粉红纹衔接。体表有浅黄色瘤状突起;后翅基部红色,端部淡绿色;前翅长度超过后足腿节端部约1/3。 (2)卵。长椭圆形,中间稍凹陷,一端较粗钝,黄褐至深黄色,卵壳表面呈鱼鳞状花纹。卵粒在卵块内倾斜排列成3-5行,并有胶丝裹成卵囊。 (3)幼虫。若虫共5龄。1龄若虫体草绿色,稍带黄色,前、中足褐色,有棕色环若干,全身布满颗粒状突起;2龄若虫体色逐渐变绿,前、后翅芽可辨;3龄若虫前胸背板稍凹以至平直,翅芽肉眼可见,前、后翅芽未合拢,盖住后胸一半至全部;4龄若虫前胸背板后缘中央稍向后突出,后翅翅芽在外侧盖住前翅芽,开始合扰于背上;5龄若虫前胸背面向后方突出较大,形似成虫,翅芽地大到盖住腹部第3节或稍超过。 花生短额负蝗生活习性: 羽化后的成虫,5-7天后开始交尾,有多次交尾的习性,一生多交尾45次,少11次,平均交尾次数为30次。在交尾期间,雌虫有背负雄虫习性,交尾后雄虫仍可在雌虫背上。交尾多集中在晴朗天气和气温较高的中午。交尾后7-23天,雌虫开始产卵。产卵场所选择在地势较高、土质较硬的偏碱性黏土地,植被覆盖度在20%-50%,5cm土壤含水量在20%左右的田埂、渠堰向阳坡处。产卵时雌虫先用产卵器挖土、打洞,腹部插入土中,节膜不断延伸,使腹部伸长为原来的3倍之多,然后在土中5cm深处陆续产出卵粒。一般一头雌虫产卵1-2块,多可产4块,每块卵多119粒,少28粒,平均每块卵为60粒。成虫和若虫善于跳跃,上午11时以前和下午3-5时取食强烈。7-8月因天气炎热,大量取食时间地上午10时以前和傍晚,其他时间多在作物或杂草中躲藏。 花生短额负蝗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短额负蝗发生严重的地区,在秋、春季结合农田基本建设,铲除田埂、渠堰两侧5cm以上的土及杂草,把卵块暴露在地面晒干或冻死,也可重新加厚地埂,增加盖土厚度,使孵化后的蝗蝻不能出土。 (2)药剂防治。抓住初孵蝗蛹在地埂、渠堰集中为害双子叶杂草、扩散能力极弱的特点,在3龄前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喷敌马粉剂22.5-30千克/hm2,或40%敌马合剂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或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2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40%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喷雾。每隔5-7天防治1次,连续2-3次。田间喷药时,药剂不但要均匀喷洒到作物上,而且要对周围的其他作物及杂草进行喷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