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稗草又称芒早稗、水田草、水稗草等,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对我国大豆等农作物产量危害极大。 大豆稗草学名 稗草Echinochloacrusgalli(L.)Beauv.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芒早稗、水田草、水稗草等。广布全国各地。主要为害水稻、小麦、玉米、谷子、大豆、蔬菜、果树等农作物。 大豆稗草形态特征 秆丛生,基部膝曲或直立,株高50—130cm。叶片条形,无毛;叶鞘光滑无叶舌。圆锥花序稍开展,直立或弯曲;总状花序常有分枝,斜上或贴生;小穗有2个卵圆形的花,长约3mm,具硬疣毛,密集在穗轴的一侧;颖有3—5脉;外稃有5—7脉,先端具5—30mm的芒;第二外稃先端具小尖头,粗糙,边缘卷孢内样。颖果米黄色卵形。种子繁殖。种子卵状,椭圆形,黄褐色。 大豆稗草生态特点 生于湿地或水中,是沟渠和水田及其四周较常见的杂草。平均气温12℃以上即能萌发。适发芽温度为25—35℃,10℃以下、45℃以上不能发芽,土壤湿润,无水层时,发芽率。土深8cm以上的稗籽不发芽,可进行二次休眠。在旱作土层中出苗深度为0—9cm,0—3cm出苗率较高。东北、华北稗草于4月下旬开始出苗,生长到8月中旬,一般在7月上旬开始抽穗开花,生育期76—130天。在上海地区5月上、中旬出现一个发生高峰,9月还可出现一个发生高峰。 大豆稗草防治方法 防治药剂:除草剂的使用由它本身性能所决定,封闭的只能对杂草的种子有作用,茎叶处理的只能对杂草的茎叶有作用;不同的杀稗剂,不同的使用pxdss效果不一样,甚至效果相差很远:如使用禾大壮、二氯喹啉酸钠盐(新二氯喹啉酸)就可以不排水,而二氯喹啉酸wp和五氟磺草胺就需要排水,杀稗剂的正确使用是有效控pxdss稗草发生、提高除草效果关键措施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