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麦胞囊线虫是世界性分布的重要病原线虫,寄主范围比较窄、燕麦胞囊线虫的模式寄主是麦科植物。 燕麦胞囊线虫寄主植物 寄主范围比较窄、燕麦胞囊线虫的模式寄主是燕麦(Avenasativa)、主要的寄主是早熟禾(Poaceae)和禾本科(Gramineae)、包括经济上重要的禾谷类:燕麦(Avena)、小麦(Triticum)、大麦(Hordeum)、以及黑麦(Secale)、冰草属(Agropyrum)、剪谷颖(Agrostis)、看麦娘(Alopecurus)、短柄草属(Brachypodum)、雀麦属(Bromus)、洋狗尾草(Cynosurus)、稗草属(Echimochloa)、羊茅(牛尾)草属(Festuca)、洽草属(Koeleria)、毒麦属(Lolium)、草属(Phalaris)、梯牧草属(Phleum)、早熟禾属(Poa)、棒头草属(Polypogum)、狗尾草属(Setaria)、高粱属(Sorghum)、和玉蜀黍(Zea)(Bovien、1953;Winslow、1954;Duggan、1958;Hesling、1958;stone、1960;Gill及Swarup、1971)、也有一些寄主不是禾谷类植物、包括许多杂草、尽管不是好的寄主、但这些杂草仍可维持谷类作物间的线虫种群。 燕麦胞囊线虫分布情况 燕麦胞囊线虫是世界性分布的重要病原线虫,中国境外:英国、前苏联、意大利、澳洲、美国、加拿大、日本和印度,已在五大洲的32个产麦国家发生为害。 中国境内:湖北天门县、潜江、仙桃、新洲、河北、河南、山西的太谷、安徽的固镇、北京市近郊。[2] 燕麦胞囊线虫为害症状 线虫危害寄主的地上部分症状并不专化,在田间,麦类受燕麦胞囊线虫为害后早期即有表现,植物出现小块面积黄化,生长衰弱矮化。受到严重侵染的燕麦幼苗的叶片可伴有少量虫瘿。 寄主的根系受害症状,小麦播种后待幼苗生长3~6周时,小心挖出小麦根系,可看到受线虫严重侵染的植株形成多结的根系。根系数量减少,高度分枝并增生出短粗的侧根。根系分枝多,细而乱,甚至纠结成团。开花前后,根侧露出微小如粉末的发亮颗粒状物(即膨大的雌成虫或白色胞囊)。胞囊直径小于1mm,易与化肥或石灰石颗粒及沙粒相混淆。与丝核菌(Rhizoctonasolani)混发,可加重一些症状的表现。[2] 燕麦胞囊线虫测量数据 雌虫(♀♀):L=0.55~0.77mm,W=0.36~0.50mm。 雄虫(♂♂):L=1.07~1.59(1.38)mm,a=32~55(45),b=7~12(9),bˊ=5.5~6.8(5.8),T=40~50(45),口针长=27~31(28.5μm),引带长=33~38(36)μm。 2龄幼虫:L=0.52~0.61mm(大多数在0.54~0.58mm范围内,平均0.575,据Franklin,1951),宽=20~24μm,尾长=45~70μm(通常54~58μm),口针长=24~28μm(平均27μm,据Triffitt,1929)。[2] 燕麦胞囊线虫形态描述 雌虫:成虫柠檬形,颈部和阴门锥明显,唇区有环纹。6个唇瓣会合,有一个唇盘;口针直或略呈弓形,26~36μm长,口针基球圆。中食道球圆形且有明显的瓣门。阴门裂12~13μm长,阴门处有胶质状的挤压物,但挤压时很少有卵。角质表面有锯齿形的皱缩的纹饰。亚晶层明显,在胞囊呈暗绿色时脱去。胞囊的阴门锥大部分被无色透明的阴道结构占满;泡状突(bullae)明显且聚集在阴门锥下,双半膜孔。 胞囊:平均大小为0.71mm×0.50mm(Triffitt,1929)。成熟胞囊由白色变为褐色时不经历黄色阶段(Franklin,1951)。 卵:从新模式标本采集地(Aschersleben,德国)采来的20个卵的平均值:长12μm,宽56μm。 雄虫:蠕虫形,数量多。体环纹明显,大约2μm宽。侧区有4条侧线,外部带状区通常呈网纹状。唇区圆,缢缩,有4~6条环纹(通常5条)。头架深度骨化,有明显的外缘。头小体不明显,位于唇区后前部1~2个体环及后部6~7个体环处。口针前部的锥体部分迅速变尖,通常短于口针长度的一半。口针基球圆形,通常有一平的向后倾斜的前表面;背食道腺开口在口针基球后3~6μm处。中食道球椭圆形,具明显瓣门。食道覆盖肠的腹侧和侧腹;排泄孔在食道与肠连接处附近。半月体明显,2~3个体环长。通常位于排泄孔前5~6个体环处,但有时仅在其前1~2个体环处。半月小体不明显,在排泄孔后6~7个体环处。交合刺弓形,腹面有一中等大小的凸缘和一具缺刻的末端,两者形成一长的窄管。引带简单,稍弯曲。尾末端通常卷曲。 2龄幼虫:蠕虫形,尾端聚尖。唇区圆,缢缩,有2~4条环纹。体环明显,近中部平均1.5μm宽。侧区宽约为体宽的1/4,有4条侧线并形成3条带,外侧带网纹形。口针发达,口针基球大,其前部扁平或凹陷;前部锥体不到口针长度的一半。中食道球圆,肌肉质发达,具有一大的瓣门。尾长为肛门处体宽的3~4.5倍;无色透明区部分长35~45μm或约为1.5个口针长。侧尾腺孔形,明显,恰好位于肛门后。 燕麦胞囊线虫生活史介绍 线虫从卵孵化出2龄幼虫,侵入寄主根系,继续发育,蜕皮3次,变为成虫,雌雄交配,雌虫产卵,完成发育循环,这就是线虫的生活史。 燕麦胞囊线虫生物学特性 1、线虫的生活史 线虫从卵孵化出2龄幼虫,侵入寄主根系,继续发育,蜕皮3次,变为成虫,雌雄交配,雌虫产卵,完成发育循环,这就是线虫的生活史。 H.avenae可在世界范围内很广的生态环境中发生,在一年内仅发生1代或2代。 2、线虫的寄生性 燕麦胞囊线虫种内存在生理分化现象,国际已正式命名13个致病类型,欧洲的致病型与澳大利亚、印度的致病型不同。郑经武等(1997)应用国际鉴别寄主A组11个品种,鉴定中国山西太谷和安徽固镇的两个燕麦胞囊线虫群体的致病型,结果指出,我国这两个地区的基本属于一个致病型,同时与国外的13个致病型不同,治病谱不宽,而与瑞典的致病型相似。 3、生活习性 卵可在胞囊内存活数年,尤其是在凉爽、干燥的条件下存活时间更长。在田间条件下,经历一段潮湿、凉爽的阶段后,卵开始孵化,卵孵化要求的温度条件比较复杂,但凉爽的气候条件(2~10℃)是卵孵化的适温度。白色雌虫的阴门内可分泌出胶状的物质,但卵并不从阴门裂产出。胞囊内的卵孵化出2龄幼虫。侵染性幼虫(J2)进入根冠后部并在细胞内移动,并在内皮层内逐渐使头部与主轴保持平行。可在内皮层和中柱鞘附近建立取食位点。侵入后6~9周内雌虫成熟,而雄虫在3周内离开根系。在秋季和初冬播种谷类作物,麦类萌芽生根时则正好与本年的侵染时期相遇。2龄幼虫可侵入根系,越冬,但不继续发育,次年春季继续发育。春播区,在欧洲大约在3月中旬至6月中旬2龄幼虫陆续从胞囊孵化出来并侵入根系。在澳大利亚大量胞囊出现在8月末和9月,迟的可在10月份出现(Meahger,1968);而在印度的拉贾斯坦在2月份出现胞囊(Singh&Swarup,1964)。不管在何处发生的H.avenae,每年是否能完成一代以上仍不清楚。除去寄生作物之外,线虫的分布还与土质有关。在英国,燕麦胞囊线虫在轻砂性土、贫瘠土壤和缺少有机质的白垩土中分布多,为害也重。 王明祖(1993)取湖北天门的病土,在武汉做孵化试验,以旬平均温度9~12℃孵化出的幼虫多。在15℃(±)1℃恒温下,孵化数量高于在20℃,10℃,5℃下的孵化数。在自然情况下,6~10月无线虫孵化。晾干的胞囊在冰箱冷冻室内存放12个月不影响孵化。刘景瑞等报告(1995)在河南省安阳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侵染期再3月中旬以前,5月中旬以后白色的胞囊逐渐增多,在6月上旬达到高峰。盆栽试验证明在秋季不能侵染小麦。 张东升等(1994)室外盆栽试验证明,在北京地区在冬小麦上有很高的繁殖率。王振跃报告,1991~1992年调查,燕麦胞囊线虫在郑州郊区发生,人工接种小麦、大麦、燕麦和黑麦是很好的寄主,而谷子、玉米、水稻和高粱接种后不显症状,在根内未查到线虫。 燕麦胞囊线虫传播途径 胞囊失去生命后脱落入土中越冬,可借水流、风,农机具等传播。 燕麦胞囊线虫检疫方法 1、受检材料,这种线虫休眠和被携带的形态是胞囊,而胞囊主要存在于土壤中或混在附有土壤的禾谷类植物的种子、根系等材料上,上述进境材料均属受检范围。 2、采样,上述进境材料,随机取样待检;对于已经播种的地块,在播种后幼苗长到3~6周时,小心挖出根系,检查根系是否被侵染。在作物开花期可检查根上是否有白色雌虫,采集根际土,分离胞囊。 3、分离方法,见其他胞囊线虫的分离方法。 |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11-22 18:18 , Processed in 0.608609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