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是我国重要的大田粮食作物,而小麦赤霉病是一种一直困扰着种植户的病害,赤霉病的出现导致小麦严重减产,那么怎么才能有效的防治小麦赤霉病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使用。 一、症状 赤霉病为害症状以穗腐为主,先在小穗和颖片上出现水渍状褐斑,后逐渐扩展到整个小穗,病小穗随即枯黄;当气候潮湿时,在小穗基部或颖片合缝处长出一层粉红色的霉状物(分生孢子),空气干燥时病部和病部以上枯死,形成白穗,不产生霉层,后期病部可产生黑色颗粒(即子囊壳)。 二、病原物 病原物的有性态为玉蜀黍赤霉,无性态为禾谷镰孢,其他多种镰孢如燕麦镰孢、黄色镰孢等均可发病。 三、发病条件 小麦赤霉病菌在土表的稻桩或玉米秸秆等作物残体上越夏、越冬,以菌丝体状态越冬;翌年春季形子囊孢子,经气流传播至小麦穗部,从凋萎的花药侵入小穗;小麦不同生育期对病菌侵入的难易有很大差异,扬花期***感病,抽穗期次之;在有大量菌源存在的条件下,小麦抽穗扬花期间若遇3天以上连续阴雨,气温保持在15℃以上,赤霉病将大流行。 四、防治方法 (1)选用抗耐病品种,是控制赤霉病为害***经济有效的措施。在当前推广的小麦品种中,以鲁麦14号、烟农15较抗赤霉病。 (2)深耕灭茬,病残体,适期播种,合理施肥、浇水,避免大水漫灌等栽培措施,降低农田小气候的湿度,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生态环境是防治赤霉病的一项基础措施。 (3)药剂防治。在长江中下游,喷药时期往往阴雨连绵或时晴时雨,必须抢在雨前或雨停间隙露水干后抢时喷药,喷药后遇雨可隔5-7天再喷1次,以提高防治效果。防治方法为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75克加水50—75公斤常量喷雾。,可隔5-7天再喷1次,喷药时要重点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 以上就是本文为大家介绍的有关小麦赤霉病防治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种植小麦防治赤霉病有所帮助,祝愿大家种植的小麦都能远离赤霉病的侵袭,茁壮成长,获得丰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