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花皮病是生姜的一种新型病害,发病部位向里凹,低于表皮层,凹陷斑再逐渐发黄腐烂破碎,影响植株的生长。那么生姜花皮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怎么防治生姜花皮病?一起来看一看吧。 一、病害型生姜花皮病症状表现 主要危害生姜块茎和茎秆基部位置,生姜块茎被病原侵染导致发生花皮病后,块茎上会出现大小不等、深浅不一且的凹陷斑,且病斑形状不规则,有星射状,斑点、斑块、条状、带状、圆形或椭圆形等。生姜茎基部被病原危害后,临近地表处的叶鞘呈现陷小窝和云彩状凹陷斑,并且叶鞘一层层的由外向内发黄腐烂破碎。湿度大时叶鞘基部长出很多黑色小点(子囊座),不同病原菌造成的症状有差别。 二、病害型生姜花皮病的病原菌 通过利用光学显微镜对花皮病姜进行多次100x、400X和lOOOx视野下观察发现,病害型花皮主要由两种病菌组成,一类是不同形状的链格孢菌,如长喙链格孢、艾氏链格孢、枯叶格孢腔菌,尖孢镰刀菌。尖孢镰刀菌的大塾分生孢子和小型分生孢子。下面分别就这两类病原菌做一个简单介绍。 1、链格孢:属真菌界半知菌类。分生孢子梗单生或簇生,直立或膝状弯曲,褐色,具隔膜;分生孢子单生,倒棒形、黄褐色,具7~12个横膈膜,0~6个纵隔膜,喙多数细长、丝状。 2、枯叶格孢腔菌(匍柄霉):属真菌界半知菌类子囊菌门。分生孢子单生,近椭圆形或矩圆形,褐色,两端钝圆,具纵横隔膜且分割处缢缩,中间隔膜缢缩较深,无喙。 3、艾氏链格孢:属真菌界半知菌类。分生孢子具横隔膜,分生孢子短小,长椭圆形或近圆柱形,具横膜2~7个,偶见纵膜,黄褐色,隔膜黑色,分隔处缢缩。 4、尖孢镰刀菌:属真菌界半知菌类。大型分生孢子呈梭形或镰刀形,易引起枯萎病,在大姜上导致花皮发生,具隔膜2~5个,向两端均匀变尖;小型分生孢子呈卵圆形或肾形,较小,平直或稍弯,具隔膜1个。 三、病害型生姜花皮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在葱茬、马铃薯茬或麦茬地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产出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浇水传播,经气孔、伤口或直接穿透表皮的方式侵入。温暖多湿发病重,适宜温度20~30度。土壤相对湿度65%~85%。小麦纹枯病、葱紫斑病、黑霉病、马铃薯早疫病、玉米大、小叶斑病发生严重的茬口地种姜花皮病多发生。 四、病害型生姜花皮病防治方法 1、施腐熟好的生物有机肥,施用化肥时要离姜株适当距离,不要太近,防止肥料烧根。 2、实行轮作,注意前茬。 3、选无病姜种,种子进行杀菌消毒,用32.5%苯甲嘧菌酯30mL加50%异菌脲30g兑水15kg喷2000kg姜种,晒姜种时姜正反面都要喷到。 4、喷沟:播种后,用65%代森联吡唑醚菌酯30g和32.5%苯甲嘧菌酯30mL喷沟,其次在六月初冲施32.5%苯甲嘧酯lOOmL和65%吡唑醚菌醋500%。也可以在播种时、五月底和七月底时每亩撒施2%精甲嘧菌酯5kg进行防治。 5、土壤消毒:按每亩用氯化苦25~35kg或棉隆35kg在生姜收获后或明年种姜前进行土壤熏蒸,注意农药使用方法,保证人身安全和土壤熏蒸效果。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生姜花皮病的症状、病原菌、传播途径、发病条件和防治方法。了解更多农业种植精彩内容,请关注! |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11-6 07:19 , Processed in 0.555214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