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生长过程中的常见病害,在全世界普遍发生,主要发生于潮湿区域。小麦赤霉病危害严重,轻者减产,重者全部死亡,对经济损失造成重大影响。 小麦赤霉病需要防治结合,但以预防为主,在小麦生长前期就该预防赤霉病的发生,如果一旦出现以下情况就该引起重视,必须喷药杀菌了。 小麦赤霉病的主要症状: 穗枯:在小穗和颖片上会有水状浅褐色的斑点,后期斑点逐渐扩大至整个小穗,表现枯黄 穗腐:只要发生在抽穗后期,可引起苗枯、茎腐、基腐,使病穗枯黄、子粒干瘪、霉烂。 红麦头:气候潮湿时病部表面可产生粉红色胶状霉变; 在我国,小麦赤霉病的传播途径南北不一,有的是菌丝为主要侵染源,有的则是子囊壳。 我国中南部地区:病原菌可以在植物残体上度过夏天,还能在水稻、棉花等多种作物残体中越过冬天。来年,病原菌在这些残体上形成子囊壳,子囊孢子在小麦扬花期成熟。一旦有媒介(刮风下雨或使用携带病原菌的锄具等其他的人为因素)传播到凋萎的花上,子囊孢子就开始腐生生活,***后侵染小麦。另外,穗腐形成的分生孢子还能侵染相邻的晚麦。 我国北部地区:病原菌可以在小麦、玉米、大豆等各种残体上以菌丝或子囊壳的形式越冬。菌丝体和子囊孢子通过风雨等媒介传播感染。 既然知道了小麦赤霉病的感染途径,我们再来看看它的发病条件 子囊壳的形成:春季气温>7℃,土壤含水量>50% 子囊孢子的形成:气温>12℃ 发病较重的品种:迟熟、颖壳较厚、不耐肥品种 土壤的质地:粘重,透水性差 肥料施用不当:偏施氮肥。 知道了小麦赤霉病的发病条件,那我们就应该从中着手找到防治病原菌传播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选用抗性品种 中国南北差异非常大,在不同的地区应选择适合当地土壤环境和地域气候的品种。这样就能在***初的时候起到预防作用。 2.水肥适宜 小麦赤霉病多发于潮湿,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地区,要注意合理排灌,死地要开沟排水。合理施肥,忌偏施氮肥。 3.深耕灭茬,抑病原菌 病原菌会残留在腐烂的植物中,在收获后一定要注意深耕灭茬,从源头上阻碍病原菌的生长萌发。 4. 上面的几种方法都是从预防的角度分析的,一旦小麦赤霉病发,以上方法就无用武之地了,需要,选择针对小麦赤霉病的药剂按方法喷药。注意,一定要选择有保障的农资店。 关于小麦赤霉病的相关内容就说这么多啦。欢迎大家在底下留言,一 |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11-23 02:31 , Processed in 0.643542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