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与水稻不同,它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世界上总产量第二的粮食作物。根据温度和小麦穗状花序的疏密程度的不同,也可分为不同的品种。下面是对小麦的营养以及给小麦施用肥料的一些讲解。 (一)生育与营养 冬小麦营养生长阶段包括出苗、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生殖生长阶段包括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春小麦产量偏低,生育期短,仅100—120天。小麦从出苗到拔节,施肥主攻目标是加强根系生长、分蘖和有机质合成;从拔节到抽穗,施肥是为了促进茎叶生长、有效分蘖和穗大;从抽穗到成熟期,则以增加粒数、粒重和蛋白质含量为主。冬小麦返青以后吸收养分速度增加,从拔节至抽穗是吸收和积累干物质快的时期;氮素吸收的峰是从拔节到孕穗,开花以后,对养分的吸收率逐渐下降。冬小麦是越冬作物,苗期又是磷素营养的临界期,基肥施足磷肥尤其重要。因为苗期根系弱,遇到干旱和严寒,土壤供磷和作物吸收能力大幅下降,影响麦苗返青和分蘖,再追施磷肥也很难补救。小麦吸收的氮、磷、钾养分数量和在植株内的分配,受品种、气候、土壤、耕作等条件影响。一般每生产麦粒100公斤,需吸收氮(N)2.6—3.0公斤、磷(P2O5)1—1.4公斤、钾(K2O)2—2.6公斤,N:P2O5∶K2O平均为2.8∶1.2∶2.3,则1∶0.4∶0.8。如果亩产麦粒500公斤,需吸收N—P2O5—K2O平均为14—6—12(公斤)。可见,在相同的增产量情况下,小麦需氮量明显大于水稻。小麦植株中的养分,其中氮、磷主要集中于子实,分别约占总量的76%和82%;钾主要集中于茎叶,约占总量的78%。冬小麦和春小麦吸收的NPK比例很接近。 (二)施肥用量 我国小麦主产区在北方,既种冬小麦,也种春小麦。北方土壤大多偏碱,钾素较为丰富,缺磷(土壤有效P含量低于10mg/kg),每亩需施磷肥(P2O5)4—8公斤。大量试验表明,冬小麦施用化肥的养分比例,N:P2O5∶K2O为1∶0.5—0.6∶0.2—0.3为宜,平均为1∶0.55∶0.25。如果亩产麦粒500公斤,需氮肥(N)15—17公斤,N—P2O5—K2O的平均施肥量为16—9—4(公斤);春小麦N:P2O5∶K2O为1∶0.35—0.45∶0.35—0.45为宜,平均为1∶0.40∶0.40,如果亩产麦粒300公斤,需氮肥(N)8—10公斤,平均施肥量为9—4—4(公斤)。目前,我国化肥当季利用率大致如下∶N30%—40%,P2O510%—20%,K2O50%—60%。施肥扣除化肥利用率后,可以满足不同土壤上的作物对NPK养分的需求。 (三)施肥方法 与水稻类似,以基肥为主。亩产小麦300公斤以下的中低产田或缺乏灌溉条件的地块,多采用一次性施足基肥,不再追肥,称“一炮轰”。高产麦田或保肥能力差的砂壤土,一般要留下30%—40%的氮素作追肥,防止后期脱氮,余下的肥料全部作基肥。追肥多在分蘖期或拔节期进行,可将肥料施入作物行间深7厘米左右的沟,随即覆土。沙壤土易漏水漏肥,每次追肥用量要少,次数要多,即“少吃多餐”。小麦专用肥用作追肥,应早追,磷素效果好;如果用尿素作追肥,专用肥配方中的氮素比例应相应减少。小麦易缺锰,土壤有效锰低于7mg/kg为缺锰,可亩用0.1—0.3%的硫酸锰溶液50—70公斤,作叶面喷施,经济效益好。北方土壤偏碱、旱地多、雨水少、缺磷,可多用酸法生产的酸性磷肥和硝态氮肥,少用热法生产的碱性磷肥,有利于提高肥效和改良土壤。 |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11-23 06:07 , Processed in 1.569950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