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月红 通讯员 邰秀珍 你是否知道,长于舟山的普陀鹅耳枥,是这世界上最孤独的一株树,自1936年第一次被定名,至今尚未发现它的“家族成员”; 你是否知道,天目铁木在定名发表时曾记录“在疏林中相当常见”,如今它的种群分布点已减少为1个,且野生植株数量仅为5株,被植物学家惋惜地称为“地球独生子”。 四月,浙江省野生植物保护宣传月。据统计,我省约有160余种野生植物正处于濒危甚至灭绝的状态。认识并保护它们,变得刻不容缓。4月14日,由省科协、浙报集团主办,浙江日报、省科技馆和果壳网承办的“[科学] 在现场”走进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极小种群几近消失 杭徽高速“藻溪”出口。向西20公里。西天目山周基坦路边。 这里静静生长着一株树。它高达21米,树干直径有两人环抱那么粗,树皮纵裂。然而,它长得并不茂盛,几无枝干,只是在一些缝隙里长出有着春天颜色的嫩绿小枝桠。 “它叫天目铁木,树龄有310年之久。”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高工赵明水告诉我们,该树目前仅存5株。顺着专家手指的方向,我们看到,在100米开外的对面山坡上,长着4株郁郁葱葱的天目铁木。 天目铁木,桦木科铁木属植物。1927年,我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陈焕镛教授根据秦仁昌教授在天目山采集的模式标本定名发表。它的野生种群为我国现存植物单种个体数量最少的植物类群之一,目前仅存此处的两个相邻分布点,是我国珍稀极小种群的重点监管对象。 一次惊心动魄的失而复得,发生在羊角槭。它分布在西天目山,生于海拔800至870米的沟谷林中。当初,原生境林内仅发现两株野生羊角槭,1株为成年结果大树,1株为幼树。2009年,两株树均被雨雪冰冻压断而死亡。幸运的是,1990年,管理局工作人员曾在山上发现了一株50厘米高的野生羊角槭。“20多年了,它现在才长到一米高。还好,我们人类还没有失去最后一株。” “极小种群,即野外种群几何平均株数在5500株以内。”浙江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副处长赵岳平说,5500株是保证种群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能健康地生存所需的最小有效数量,这是一个种群数量的阈值,低于这个阈值,种群会逐渐趋向灭绝。 最新统计显示,目前我省的银杏、百山祖冷杉、普陀鹅耳枥、天目铁木和羊角槭等58种野生植物的野外种群均低于一般最小存活种群界限,已属于小种群,近38%的物种野生数量不足100株,另有39%的物种野外种群数量少于1000株。随时面临着野外灭绝或在浙江消失的境地。 繁育缺陷人为破坏 野生植物千百年来不断与自然抗争,它的基因往往具有很强的抗病抗旱抗寒性,为什么会越来越少?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相当一部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为古老残遗种或处于分类系统的孤立位置。赵岳平解释说,一是全球变暖,局地气候也有变化,有些植物适应不了新环境;二是物种本身繁殖机制有问题,不适应环境,生存不下去了。 以天目铁木为例。因为花期各异,天目铁木的繁育能力极为有限,它的雄花花期在4月10日前后,它的雌花花期则在4月15日左右,花期均为一周。这意味它们一年之中授粉的时间仅有两天。 科学研究带来了更坏的消息。华东师大采用光合作用测定仪,对天目铁木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了参数分析,结果显示:天目铁木存在较严重的近交衰退。 更为严重的是,人为破坏加速了它们的濒危。天目铁木在定名发表时曾记录“在疏林中相当常见”。后来,因村民对天目铁木缺乏认识,当地村集体开山种茶,种群屡遭破坏,最大的一株树干上部被雷击断,其余的也因影响茶树生长而树顶及侧枝被村民砍去,幼树被挖走。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天目铁木仅剩五株。 据赵明水介绍,天目铁木生长的地方,原是一片沟谷林。而今,我们看来,100米的相邻两个分布点,中间隔着一条公路,几亩水田。“野生植物的生存环境被片段化了,比方原来成片生长的地方,由于造房子等原因,被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野生植物被隔离开后,没法传粉,基因交流被切断,繁殖数量也大大减少。” 而环境污染,对野生植物有着致命的打击。典型的例子就是野生莼菜和中华水韭。野生莼菜原来分布于全省各地水域,但莼菜对生长水体的水质要求很高,城市里水体大部分已被污染,所以野生莼菜在杭州已基本绝迹,现只存在浙南山区一些天然小湖泊里。 回归保护认识保护 “为什么不将有限的精力放到更需要保护的对象上呢,比如动物?”在现场,有科普爱好者提出这样的疑惑。 “人和植物是一个平等关系。”赵岳平说。每一个物种都是生命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和能量流的中转站,如果一个物种生存受到威胁,与它相关的物种同样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 为此省林业厅特地编制《浙江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规划》,第一个五年规划正式出炉并付以实施。通过加强对极小种群的就地保护、近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使受胁植物在相对适宜的生境中得以继续生存。同时通过科学研究开展繁育试验,扩大种群数量野外回归,缓解濒危状态。 自我省试点生态公益林建设,全省目前共4000万亩重点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保护,使得许多野生植物的栖息地得到良好的保护,其生态群落也得以逐步改善和修复。据统计,这些极小种群中,有39种全部或部分分布在国家级或省、县级自然保护区中。 在保护区管理上,则采用了目前国际最流行的参与式保护理念,即将原本植物资源的破坏者变成参与者。像天目铁木、羊角槭等20种野生植物,其种群全部分布在自然保护区,在各村落内组建网络,每个村都有负责监督植物偷盗的村民。 赵明水告诉我们,近两年来,通过天目铁木原生境改造等措施,促进天然更新,自然生长苗木达200余株。根据羊角槭原生地已没有母树的情况,开展了羊角槭回归原生境试验,种植30株,成活23株。 一个美好的愿景是,我省力争在2015年前使10种以上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缓解濒危状态。如果仅凭植物学家和职能部门的力量,这样的保护是远远不够的。赵明水说,现在游客来保护区的脚步很匆忙,爬个山呼吸一下清新空气就回城,“小径两旁的植物,太需要他们的眼睛片刻停留了。认识一下,就是最好的保护。” |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11-22 11:35 , Processed in 0.695081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