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瓜黑星病,是佛手瓜种植中的一种常见的在整个种植过程中都易发的真菌病害。危害的真菌瓜枝孢,属于半知菌亚门类型的真菌。主要为主要表现为叶片染病,病班圆形或近圆形。通过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式可以有效预防该种病害。 为害症状 仅见叶片染病,病班圆形或近圆形,大小1~2毫米,褐色,四周组织常为黄色,病叶不平整,病部生长缓慢,后穿孔,一般叶不枯死。未见果实症状。 病原特征 瓜枝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除基部外不膨大,长400微米;分生孢子形成分枝的长链,多单胞,圆柱状或椭圆形至纺锤形,光滑或有微刺,大小4~25×2~6微米。 传播途径 南方病菌在病株上辗转传播蔓延;北方引种的地区则以菌丝体在病部或病残体内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从叶片、果实、茎蔓的表皮或气孔侵入,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南方露地栽培或北方在棚室栽培条件下,与降雨量和降雨日数多少有关,如遇降雨量大,次数多或棚室湿度大及连续冷凉条件下易发病。 发病因素 1、种植密度大、通风透光不好,发病重,地下害虫、线虫多易发病。 2、土壤黏重、偏酸;多年重茬,田间病残体多;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肥力不足、耕作粗放、杂草从生的田块,植株抗性降低,发病重。 3、肥料未充分腐熟、有机肥带菌或用易感病种子易发病。 4、阴雨天或清晨露水未干时整枝打杈,伤口难于愈合,或虫伤多易发病。 5、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土壤潮湿易发病,低温、高湿、冷凉、多雨、日照不足易发病。 6、大棚栽培的,往往为了保温而不放风、排湿、引起湿度过大的或叶面结露易发病。 地理分布 南北均有发生。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1、播种或移栽前,或收获后,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集中烧毁或沤肥;深翻地灭茬,促使病残体分解,减少病原和虫原。 2、和非本科作物轮作,水旱轮作最好。 3、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无病、包衣的种子,如未包衣则种子须用拌种剂或浸种剂灭菌。 4、高畦栽培 ,选用排灌方便的田块,开好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达到雨停无积水;大雨过后及时清理沟系,防止湿气滞留,降低田间湿度,这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5、育苗移栽,育苗的营养土要选用无菌土,用前晒三周以上。 6、土壤病菌多或地下害虫严重的田块,在播种前撒施或沟施灭菌杀虫的药土。 7、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机肥,不用带菌肥料,施用的有机肥不得含有植物病残体。 8、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力,有利于减轻病害。 9、地膜覆盖栽培,可防治土中病菌危害地上部植株。 10、避免在阴雨天气进行农事操作;及时防治害虫,减少植株伤口,减少病菌传播途径;发病时及时防治,并清除病叶、病株,带出田外烧毁,病穴施药或生石灰。 11、高温干旱时应科学灌水,以提高田间湿度,减轻蚜虫、灰飞虱危害与传毒。严禁连续灌水和大水漫灌。14避免在阴雨天气整枝打杈。 12、地温高于10℃,北方棚室以4月上旬播种为宜,苗期20~30天,生长势强利于抗病。 13、加强栽培管理。尤其定植后至结瓜期控制浇水十分重要。保护地栽培,尽可能采用生态防治,尤其要注意温湿度管理,采用放风排湿,控制灌水等措施降低棚内湿度,减少叶面结露,抑制病菌萌发和侵入,白天控温28~30℃,夜间15℃,相对湿度低于90%,可减轻发病。 化学防治 1、用粉尘法或烟雾法于发病初期开始用喷粉器喷撒10%多百粉尘剂,每667m1kg或施用45%百菌清烟剂每667m200~250克,连续防治3~4次。 2、棚室或露地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加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荆800倍液或2%武夷菌素(BO一10)水剂150倍加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80%敌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667m2喷药液60~65升,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 3、加强检疫,严防此病传播蔓延。 |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11-22 09:12 , Processed in 0.624094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