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染病。从近地面成熟叶片开始,发病初始产生水浸状小斑,扩大后呈灰褐色不规则形,遇连续阴雨田间湿度大时,病部迅速扩大,蔓延至内部叶片,湿度大时产生一层厚密的灰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茎染病。初始茎基部产生水浸状小斑,扩大后病斑环绕茎一周,田间湿度高时产生一层厚密的灰色霉层,使地上部分茎叶凋萎,病株逐渐干枯死亡。
防治措施
(一)茬口轮作。提倡与非菊科蔬菜,或与禾本科作物实行2―3年轮作。
(二)粗细整地。应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施足基肥,深沟高畦栽培,经常清理沟系,防止雨后积水引发病害。
(三)加强栽培管理。适期播种、定植,合理密植,大棚栽培注意通风换气,并注意调节棚内小气候,以生态防病为主,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
(四)清理田园。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并携出田外深埋或烧毁,可减轻发病。同时深翻土壤,加速病残体的腐烂分解。
(五)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药剂可选40%施佳乐悬浮剂800-1000倍液(亩用药量75-100克)、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亩用药量100-125克)、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亩用药量100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