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褐纹病是大豆种植期间出现的一种病害,一般地块病叶率达30%左右,严重地块病叶率达90%以上,严重影响了大豆的正常生长。本文为大家详细总结了大豆褐纹病的病原特征、危害症状、发生规律条件及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 1、病原形态特征 分生孢子器埋生于叶组织里,散生或聚生,球形,器壁褐色,膜质,直径64-112μm。分生孢子无色,针形,直或弯曲,具横隔膜1-3个,大小26-48×1-2(μm)。病菌发育温限5-36℃,24-28℃最适。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4-30℃,高于30℃则不萌发。 2、危害症状 褐纹病的典型症状是叶部产生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大小1-5mm,褐色或赤褐色小型斑,病斑略隆起,中部色淡,稍有轮纹,表面散生小黑点。病斑周围组织黄化,发生重的地块叶片多数病斑可汇合成褐色斑块,使整个叶片变黄,病叶发生发展的顺序是自下而上的发生,直至叶片脱落。茎和叶柄染病生暗褐色短条状边缘不清晰的病斑。病荚染病上生不规则棕褐色斑点。 其中,不同叶子的危害症状不同。子叶病斑不规则形,暗褐色,上生很细小的黑点。真叶病斑棕褐色,轮纹上散生小黑点,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直径1-5mm,严重时病斑愈合成大斑块,致叶片变黄脱落。 3、发生规律 该病是一种在低温条件下容易发生的气传病害,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上越冬,从伤口、气孔直接穿透组织表皮侵入大豆叶片,该病每年有两个发病高峰,7月上旬为第一个高峰期,7月中旬至8月中旬病害增长速率非常缓慢,8月下旬以后,随着气温降低,病情快速增长,8月末至9月初进入第二个高峰期,发病严重时,9月上旬大豆叶片自下而上全部黄化脱落。我地区6月中旬至7月初气温偏低、多雨、高湿、少日照,前期发病重;8月中旬至9月上旬降温较快、多雨、高湿,后期发病重。 4、发病条件 病害发生轻重,主要取决于病菌的菌源数量、气象条件和耕作、栽培技术等。 4.1 品种 尚未发现免疫和高抗品种,但品种间的抗病性则有明显差异。 4.2 菌源数量 一般种子带菌率高,幼苗、子叶和单叶上发病率也较高。田间越冬病残体多,成株期发病较重。所以,大豆连作地比轮作地发病重。此外,豆田进行秋、春翻地比不翻地的豆田,由于菌源少,发病较轻。 4.3 气象条件 春季气温低,多雨、高湿、日照时数少,则大豆生育前期发病重,开花结荚后,降温较快,遇多雨、高湿,大豆生育后期发病则较重。 5、传染途径 以器孢子或菌丝体在病组织或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种子带菌引致幼苗子叶发病,在病残体上越冬的病菌释放出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先侵染底部叶片,后进行重复侵染向上蔓延。侵染叶片的温度范围为16-32℃,28℃最适,潜育期10-12d。温暖多雨,夜间多雾,结露持续时间长,发病重。 6、防治方法 6.1 综合防治 6.1.1 选择适宜品种 根据当地种植条件及气候,选择合适的品种,虽然目前还没有高抗品种,但是可以选择抗病性表现较好的品种。 6.1.2 栽培措施 根据大豆的长势,进行合理的大田管理,科学施肥、合理灌溉,要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 6.2 药剂防治 此病属于气流传播为主,多循环病害,在合理轮作和合理施肥的基础上,防治方法应以药剂防治为重点。在6月中旬喷药可控制前期叶部病害,在8月20-25日喷药可控制后期病害。发病前及中后期各进行一次药剂防治,防病增产效果最佳。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77%可杀得微粒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30%绿得保悬浮剂300倍液,隔10d左右防治1次,防治1次或2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