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害虫种类及其变化 我区枇杷种植业发展初期,其病虫种类很少,尤其是害虫,到90年代中期,主要以枇杷若甲螨为害较重。随着枇杷种植业的发展,面积扩大,品种增加,以及农药使用不当等诸多因素,虫害的种类不断变化,曾经的次要害虫逐渐上升为主要害虫,如枇杷黄毛虫、木虱等;另外,果农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采取多种果树间作或套作,这样,为某些害虫创造了更加丰富的食料来源,很多虫可以交叉为害,如桃蛀螟、梨小食心虫等以前主要为害桃、梨,现在也逐渐转移到枇杷上为害,而且有逐日加重的趋势,严重影响了枇杷正常生长。据调查,对我区枇杷危害较大的害虫主要有枇杷若甲螨、蚜虫、木虱、桃蛀螟、梨小食心虫、黄毛虫以及其它螨类。 二、综合防制措施 根据枇杷害虫在我区的发生规律及为害特点,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选用生物防治,大力推广物理防治,合理利用化学防治。 (一)农业防治 1.清洁枇杷园。冬季将枇杷园内的病虫枝、弱枝剪除,刮除老树皮,集中处理或烧毁,可消灭部分越冬虫源,破坏部分虫态的栖息场所(如桃蛀螟、黄毛虫、枇杷若甲螨等均可在树枝或翘皮裂缝内越冬)。同时,通过对枇杷园的清洁,使园内通风透光,保证了枇杷正常生长。 2.合理施肥。科学合理的施肥能改善枇杷营养条件,提高枇杷抗虫能力。以有机肥为主,辅以氮磷钾复合肥。避免过多施用氮肥,造成营养生长过旺,对虫害的抵抗力降低。 3.深翻耕。由于某些害虫在树盘基部或土壤中越冬,如梨小食心虫。因此耕种帮建议深翻耕可破坏其生活环境,甚至对某些虫造成机械损伤,从而减少虫源。 4.开沟排湿。枇杷园进行开沟排湿,可降低园内湿度,有利于根系生长,尤其是坝区。开沟深度以67cm左右为宜。 5.果实套袋。疏果后,将果实套袋,既可防止害虫直接为害,阻隔病菌的侵入,又可避免直接被霜冻危害。 (二)生物防治 1.以虫治虫。就是利用捕食性或寄生性天敌防治害虫的方法。如利用捕食螨可取食枇杷上的螨类,只需将捕食螨放于枇杷园内即可,而捕食螨自身并不为害枇杷。但必须注意要早放,否则等螨大量发生量大时,效果不理想。一般在平均每叶片不超过2头为宜,且不能施农药。 2.以菌治虫。即利用害虫的病原微生物防治害虫。可利用细菌(如苏云金杆菌)杀鳞翅目的黄毛虫、桃蛀螟、梨小食心虫的幼虫,或利用真菌(如白僵菌、绿僵菌)杀各种害虫。 3.保护和利用天敌。由于很多肉食性瓢虫能食蚜虫、叶螨,如七星瓢虫和草蛉能吃蚜虫,因此耕种帮建议保护七星瓢虫和草蛉,可利用它们去消灭枇杷上的蚜虫。 (三)物理防治 1.人工捕杀。对一些龄大、易发现的害虫在量少未达防治指标之前,可采取人工捕杀的方法。如黄毛虫幼虫于早晚为害,可进行人工捕杀,还可摘除虫茧,以减少虫源。对桃蛀螟为害较重的花可将其摘除,带离田间集中处理。 2.利用频振灯诱杀。由于桃蛀螟、梨小食心虫、黄毛虫的成虫均有趋光性,蚜虫具趋黄性,而频振灯正是利用害虫对光、波、性诱激素、颜色的趋性,引诱成虫上灯,通过高压电网,将害虫击晕后,落入接虫袋,然后用人工方法或生物防治或化学药剂处理等方法,将害虫消灭,从而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每盏灯间距200m,控制面积40~60亩,每盏灯日平均诱虫总量在100头以上,诱捕成虫对于减少果园害虫落卵量的效果十分明显。 3.黄板诱杀。由于蚜虫具趋黄性,可在蚜虫为害较重的枇杷园挂黄板,诱集后集中处理。 (四)化学防治 针对枇杷害虫发生情况及不同时期发生程度,通过试验示范,按照合理使用农药的原则,提出以下化学防治措施: 1.枇杷若甲螨及其它螨类。 (1)防治适期:枇杷抽春、夏、秋梢期及花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当平均每梢有螨(包括叶片和花蕾)2~3头时,施药防治。(2)药剂选择:可选1.8%害通杀乳油3000~4000倍或9.5%螨即死乳油3000~4000倍或34%杀螨星乳油2000~3000倍防治。 2.木虱、蚜虫。 由于这两种害虫在发生和为害特点上相似,因此可选择同一类型药剂,在关键时期(防治适期)施药防治。(1)防治适期:木虱越冬成虫出现初期,消灭大部分成虫于产卵之前或发现短果枝叶痕处出现黄色卵线时(即3月下旬)立即喷药防治,连喷2~3次,即可控制为害,并降低二、三代基数。蚜虫于春季气温回升后,尤其在枇杷抽新梢时施药防治。(2)药剂选择:可选用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8000~10000倍或52.25%农地乐乳油1500倍或2.5%木虱净乳油2000倍防治。 3.桃蛀螟、梨小食心虫、黄毛虫。 这三种虫同属鳞翅目,在为害特点上相似,可选择同一类型药剂防治。(1)防治适期:桃蛀螟在其幼虫钻入花蕾前(枇杷开花前),施药防治。梨小食心虫于枇杷抽秋梢时开始施药防治。黄行虫在幼虫发生季节(龙泉主要于夏末秋初)施药防治。(2)药剂选择:选择52.25%农地乐乳油1500倍或2.5%功夫水乳剂2000~3000倍或3%年丰乳油1000倍。交替使用,连施2~3次,每次间隔7~10天。 |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11-16 03:44 , Processed in 0.611572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