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头栽培是将茯苓菌丝接在砍伐后的松树头上,使之蔓延生长并结成菌核的栽培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的好处是:①可以充分利用资源,不占用松木材,更好地发挥经济效益。②可以就地取材就地栽培,方法简单,只要在背风向阳不积水、有松木头的地点都可栽培,不必象段木栽培那样严格选择苓场和砍树、截段及搬运段木等繁重的操作,节省劳力,③操作简便,产量也较高。在有松木资源的地区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栽培方法。 1、清理场地:在冬季或春节前后,清除距树头2米以内的杂草、灌木、石块。铲去表土,每个树头周围深挖1米以上,并结合施药预防白蚁。翻土后,四周要开排水沟。 2、树头处理:一般砍伐4个月以上至一年半以内的松树头、树根,只要没有腐烂,没有虫蛀和感染杂菌的都可用来栽培茯苓。砍伐时间在3个月以内的,由于松脂含量较高,接种后不易传引成活,所以一般极少应用。树头和大的侧根,要象段木栽培一样在清理场地时,进行削皮留筋,形成2-3条浅槽以放置菌种用。并砍去距树头1米以外的细小侧根(放在树头晒于备用),以防止在远处结苓不易发现。 3、接种:接种时间一般以地温回升到10℃以上为宜,在南方约在,4-6月间。根据树头的高矮及接种方式的不同,可分高桩接种、矮桩接种和树根插入接种三种方法。 4、高桩接种:适用于高、细的树头。具体方法是:在树头近根处锯一高10-12厘米。深5-6厘米的缺口,将种木片竖放在缺口内,捆紧,用松针叶包着后覆土。 5、矮桩接种:适用于低矮树头。在近树头处的粗侧根侧面削去树皮2-3条,再将晒干备用的小侧根也削皮2-3条,并以削皮部位与粗侧根的削皮部位相靠,然后将种木片紧靠在两者去皮处之间,最后用松木片覆盖,捆紧。 6、树根插入接种:这是一种简便的接种方法,目前许多茯苓产区普遍采用。选生长在树头上坡的树根,削去前端的树皮,使树根的大小与菌种瓶瓶口直径相近,将树根直接插入菌种瓶内,注意瓶口向下,防止雨水侵袭菌种,影响成活率。接种2个月后可将菌种瓶取出。 7、覆土:接种后随即覆土,使成馒头状,高桩接种的如树头过高,也可将土堆至菌种上面4-7厘米处,上部树桩可露出上面一部分。并在四周开好排水沟。 8、管理:接种后1个月左右要检查种引成活情况。如接种没有成活要及时补种。下雨之后,如发现覆土被雨水冲走,应及时把冲散的泥上再次覆上,防止菌引或木引脱落,影响产量。一般接种后100天左右,开始形成菌核,附着菌核的不断增大,土壤出现裂缝,要及时盖土,防止晒裂。结苓阶段对水分要求比较迫切,如遇干旱,要培土保墒,灌水抗旱。此外,要注意预防白蚁的危害。 9、收获:茯苓成熟的标准是;苓场覆土不再出现新的裂隙,苓皮颜色开始变深,表面无白色花纹,菌核已变硬; 树头养料已经耗尽,颜色由黄色变为棕褐色,木质呈现腐朽状。即表示菌核已经成熟,树头中再无营养,可以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