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辛菌核病是细辛的主要病害之一,给细辛造成了严重在危害。该病传播途径主要是苗传、土传和杂草传染,不能靠空气传染。侵染蔓延迅速,是一种全株腐烂型的真菌病害,严重时可使细辛大面积烂死,仅剩根皮。本文为大家介绍了细辛菌核病发病条件、规律和防治方法: 一、发病条件 菌核病的发生与土质、地势、遮荫、施肥等有关。一般是黑土地、含水量多的地块发病重。在地势上,坡上部发病较轻,坡下部发病较重。细辛连作地发病较重,新开地发病较少。在管理技术上,遮荫过度也容易发病,过量的施肥或肥料不腐熟、苗龄过大都容易感染菌核病。 l、温度当地温在0℃以下和24℃以上时,病害处于停止状态,7一l5℃时,病害发生严重,在0—24℃之间处于侵染阶段。所以,春秋低温是病害的严重发病时期。 2.土壤 床土的腐殖层较深,黄壤土层较薄,如果比例不适宜,使黑土所占的比例较大,导致土壤粘性大,通气能力下降,呼吸困难或多年连作,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3、地势 地势低洼易涝积水、排水不良、湿度大、通气差的条件下,给病菌侵染造成机会,从而使病害加重。 4、苗龄 1-2年生苗不发病,3年生苗发病较少,4—6年生发病较重。其中,4年生的细辛发病最重。因4年生是头年秋季新移栽的,细辛伤口较多,生活力较差,所以染病的机会也多。 二、发病规律 细辛菌核病在一年中的发病规律可分以下几个时期: l、春季发病期 细辛早春萌芽开始,病害随之发生。3月下旬,地温升到0℃以上,病菌开始活动,菌丝很快使幼芽腐烂死去。4月中旬一5月上旬,地温升到5-14℃,这时期正是发病高峰,5月下旬,平均地温在14-18℃,形成鼠粪状的黑色颗粒——菌核。 2、初夏扩展期6月上旬以后,地温升到l8—20℃,病害扩散减缓,此时出现的是柄腐、果腐、叶腐。 3、盛夏终止期7-8月份,地温达到24-25~C时,由于温度较高,病菌停止生长。 4、秋季发病期9月份以后,气温下降到20℃以下时,病株上的病菌又恢复活动,从叶柄、果柄到根茎、芽苞及根部全部烂掉。 5、冬季休眠期:l1月份以后,地温下降到0℃以下,病土或病残体上的病菌进入冬眠。 三、防治方法 l、加强管理 对低洼易涝的地势,要注意排水防涝。深挖排水沟,并要做高床。适时除草松土,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温度,不可施人过多的氮肥,适当的配合磷钾肥,促进植株健壮,增强抗病能力。遮荫棚要保持适当的透光率,不要遮荫过大。 2、封锁病区 对重病区要单独管理,不能对病菌进行移栽,发病率达到60%的地块,春季应全部挖出,提早收获加工,或向根部浇灌50%多菌灵50o倍液。对零星发病的轻病区,应挖出病株烧掉,也可用5O%代森锌500-900倍液或5O%多菌灵50o倍液喷施,做到叶面一般喷,地面重点喷,并把病区的土壤灌透。 3、药剂防治 早春出苗前和晚秋上防寒土后.用l%的硫酸铜或5O%代森铵600-800倍液喷洒床面进行消毒。在出苗后的早春和夏末秋初时期,这时期正是病菌繁殖的高峰期,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与50%代森铵80o倍液混合液(1:1)灌根或每隔10-l5天喷一次.效果较好。 点击查看更多细辛种植技术 |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11-5 16:37 , Processed in 0.313860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