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人参别名绿蓝菜、假人参、紫人参、飞来参等,为马齿苋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土人参的嫩茎、叶作蔬菜食用,味道鲜嫩,口感清脆,营养丰富。土人参的根、茎、叶和种子均可入药,其主要功能是补中益气、润肺生津。根和种子入药可用于气虚乏力、体虚发汗、月经不调等,叶入药可通乳汁、消肿痛。由于土人参种植容易,无病虫危害,生长过程中不需要施用农药,是一种营养保健型高档绿色蔬菜和药用植物。
一、特征特性。土人参株高60厘米,全株肉质多浆,茎叶无绒毛,绿色光滑。叶互生,长椭圆形,肉质,全缘,两面绿色,光滑。圆锥花序,花小粉红色,结球形蒴果。种子细小,黑色光亮,如马齿苋的种子,每1果实含种子20粒左右,种子千粒重0.25-0.3克。肉质根圆锥形,直径为1-3厘米,长短不一,肉质坚实,棕褐色,去皮后黄棕色,断面乳白色。
土人参喜温暖气候,耐旱,耐高温高湿,能耐-5℃低温。在阴湿、疏松、肥沃的土质中生长特别好。种子发芽适温为20℃以上,植株生长最适温度在25-30℃,可耐36℃高温,15℃时生长缓慢,遇霜冻枯死。
二、栽培技术
(一)繁殖方法。土人参多以种子繁殖,也可用宿根繁殖(分株繁殖)和扦插繁殖。栽培方法有直播法、育苗移栽法和宿根萌芽法。生产叶菜采用育苗移栽,生产药根和种子以采用直播法和宿根法种植为宜。
1、种子繁殖:保护地栽培全年都可播种;露地栽培以春播为宜,可在早春3-4月采用小拱棚育苗,也可于4月下旬至5月露地直播育苗。
2、分株繁殖:气候较温和的季节分株成活率高,分株前先对母株上的分株培土,促使其生根后再分割出单株,如不带根则不易成活。
3、扦插繁殖:采用嫩枝扦插宜于春末夏初进行,在气温达20-30℃时较为适宜。扦插材料要选择健壮的枝梢,长约6-8厘米,带两对叶,于叶节下约1厘米处剪下,保湿备插。苗床土要用素沙土,不加肥料,按行距10厘米、株距5厘米,先用竹枝插小孔后再把插穗插入,入土深为插穗的1/3,或斜插入土2/3。插完后浇水,适当覆盖遮光,但水分也不宜过多。当插穗成活后20-25天,新发出的嫩梢有10厘米左右时即可移植大田。
(二)定植。土人参对土壤的适应性强,但为了生产细嫩的茎叶,宜选择透气性好的沙质土栽培。定植前要精细整地,每亩施2000千克腐熟有机肥,耕翻深15厘米,然后按1.5米宽(含沟)做厢,厢面要求做到细碎松平,沟宽30厘米,沟深15-20厘米。按行距30厘米、株距20厘米开浅沟定植,定植后浇足定根水,以后隔3-5天浇1次,直到成活。
(三)田间管理 1、水肥管理:土人参喜湿润的土壤,但不耐涝,一般晴天3-5天浇1次水,保护地栽培原则上是见干才浇水。定植缓苗后施1次稀薄腐熟人粪尿水(如沼气液肥),粪水按1:5的比例淋施。每次采收嫩茎叶后,追施1次稀薄的液肥或进行叶面喷肥,可用0.3%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混合溶液喷洒。
2、中耕除草与整枝:定植成活后及时浅中耕除草,以后视田间生长情况,每20天左右人工除草1次,保持田间清洁。需要矮化植株的,可在株高10厘米时把生长点摘去(即打尖),长出的第1级分枝达到采收长度时再摘尖、矮化。
3、病虫害防治:土人参很少发生病虫害,因此,可以不使用农药及化学肥料,生产无污染的绿色蔬菜。家庭盆栽在室内极干燥、高温的情况下,会有蚜虫发生,可用天威1号、天威2号生物农药进行防治(按说明书使用)。
(四)采收。采收嫩茎叶,应在移栽苗长至20厘米时,留6-8叶采摘主茎尖,长约8-10厘米。以后顶端的叶腋间抽出的新芽梢,长到10-15厘米时留最基部一对叶采摘。夏季和初秋很易抽花穗,应在花穗刚抽出时及时采摘,采摘时仍留基部的1-2对叶,这样便可不断采摘。若不及时采摘,花穗开花就会抑制侧芽的抽生而减少产量。肉质根的采挖,则在夏末秋初,将根部挖出后洗净,除去泥沙,然后刮去表皮蒸熟晒干即可。一般每亩产干品50-75千克。
(五)留种。需留种的,宜集中成片或整厢摘尖后,不再采收嫩茎叶,任其发生侧芽、抽生花穗开花结实。在云南省南部地区于春末夏初开花,夏末初秋种子成熟,采下晾晒,除去种壳保存于冷凉干燥处备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