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枯病、灰霉病、菌核病、炭疽病和细菌性软腐病均会造成黄瓜茎蔓腐烂,应辨明病因对症治疗。
蔓枯病 近期黄瓜烂蔓大多由蔓枯病引起。蔓枯病在黄瓜茎蔓上的症状表现为,发病初期出现椭圆形或菱形白色病斑,有时会流出乳白色胶状物,严重时茎蔓开裂,最后导致茎蔓腐烂。叶片也易染病,病菌开始从叶片边缘侵入,向内发展,呈“V”字形,病斑淡黄色,有不清晰的轮纹,上面有很多小黑点。
黄瓜蔓枯病在温度18~25℃、相对湿度85%以上时发生较重。冬季大棚管理应注意升温排湿,白天温度控制在25~33℃,夜间控制在15~20℃。在保证棚温的前提下加大通风。棚内湿度过大与浇水量有很大关系,宜采用膜下浇小水的方法浇水,以浇透为度,田面不能积水。发病田块应及早摘除病枝和病叶,并带出棚外深埋或焚烧。
黄瓜进入开花结果期后,因果实膨大吸收了大量的营养物质,造成茎蔓细弱、叶片变薄,植株抗逆能力降低,易被病菌侵染。可以用8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预防,每隔7~10天一次,发病后用25%咪鲜胺乳油1000倍液喷雾。
灰霉病 灰霉病是冬季大棚黄瓜上高发的一种病害,大多从残花开始侵入,引起瓜腐烂。这些染病的残花和烂瓜附着在茎蔓上,还会引起茎蔓腐烂,严重时造成茎蔓折断,植株枯死。病菌能产生大量孢子,随气流传播,病情较难控制。灰霉病在温度20~23℃、相对湿度90%以上时易发生。发病前可以用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5%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预防,每隔7~10天一次。发生灰霉病后应控制放风量,保持38~40℃高温闷棚2小时,以杀灭棚内大量病菌。同时,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或50%乙烯菌核利水分散粒剂(500倍液)混加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结合应用50%腐霉利烟剂等熏棚,杀灭棚内病菌。
菌核病 茎蔓染病多在近地面的茎部开始发病,初期出现淡褐色水渍状病斑,后期病茎软腐,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病部的髓腔腐烂中空或开裂,后期菌丝密集形成黑色鼠粪状菌核。菌核病发病的适宜温度为24℃,相对湿度为85%以上,棚内湿度降至80%以下时不发病。防治菌核病应注意环境调节,降低棚内湿度。药剂防治,可以用50%乙烯菌核利水分散粒剂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或者用50%腐霉利烟剂熏棚。
炭疽病 主蔓和叶柄发病,病斑椭圆形、黄褐色、凹陷,严重时连接成片包围主蔓,导致植株的部分或全部枯死。相对湿度在87%以上、温度在24℃时,黄瓜炭疽病从侵染到表现出明显症状只需3天时间,发病速度快。对未发病的植株,可以用保护性杀菌剂如百菌清等药防病。发病后,可以用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咪鲜胺乳油(1000倍液)混加8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750倍液)喷雾防治。
细菌性软腐病 初期染病茎蔓呈水渍状,变褐色缢缩,叶片由下向上萎蔫,中午较严重,早晚可以恢复,最后全株凋萎死亡。剖开茎蔓用手挤压有乳白色菌脓从维管束切面溢出,维管束一般不变色。
在管理过程中,应注意减少伤口产生。在浇水前落蔓,以免浇水后茎蔓含水量大,造成茎蔓折断,使伤口增多,不易愈合。选择晴天下午摘叶,摘叶后及时喷药,降低病菌从伤口侵入的几率,可以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500倍液或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加强肥水管理,减少根系损伤,增强植株抗病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