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吸浆虫是世界性害虫。它属双翅目,瘦蚊科,雌成虫体长2-2.5毫米,雄虫体长1.5-2毫米,幼虫体长2-3毫米。一年一代或多年一代。遇到不良环境,幼虫可在土中休眠十多年。条件适宜时再结束休眠继续繁殖。小麦吸浆虫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圆茧越冬、越夏。春季小麦返青后,当10厘米地温达到10℃左右时幼虫结束休眠,移到土表层化蛹;当地温达到15℃左右时幼虫做长茧化蛹,蛹期10天左右。当地温达到20℃左右时,蛹开始羽化成成虫,当天交配后把卵产在尚未扬花的麦穗上,卵孵化期4天左右,幼虫钻入麦粒中吸食汁液。幼虫期约20天,在小麦乳熟期成熟,在雨天或潮湿时从麦穗中伸出,弹落地面,入土结圆茧开始越夏。被小麦吸浆虫为害的麦粒坏死,造成麦粒空秕,使麦粒失去食用价值。
小麦吸浆虫耐低温不耐高温,温度达到50℃时幼虫即死亡;喜湿怕干,幼虫在水中浸20天,仍能存活,而混入干燥的麦粒中10多天就会干死。
小麦吸浆虫为害极大,发生麦田一般减产10%-50%,严重地块减产80%以上,甚至绝产。近几年发生区域迅速扩大,为害逐年加重。在我省由鲁南向西北蔓延,以济宁、临沂、枣庄、聊城等地为害最重,发生面积超过了100多万亩,并有迅速蔓延扩大趋势。如不引起重视,有可能大暴发成灾。
小麦吸浆虫能否暴发成灾主要取决于虫源基数、气候与土壤条件等。近年来因旋耕面积加大,深耕翻次数减少,水利条件改善等,为小麦吸浆虫生存及田间繁殖提供了良好条件,虫口密度逐年提高。在水利条件差的地区,土壤含水量低,吸浆虫滞留土中,逐渐积累而越年羽化,为以后的大发生埋藏下了隐患。此外,近年来推广的白粒品种籽粒皮较薄,有利于吸浆虫幼虫的侵入、取食和成活,这也是近年来小麦吸浆虫复发的原因之一。
|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11-6 05:11 , Processed in 0.639915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