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遭受洪涝害后的症状,在各生育期的表现是不同的。
(1)苗期受淹
秧苗瘦弱细长,脚叶呈黄绿色,水退后有不同程度的倒靡现象,但一般都能恢复生长。
(2)分蘖期受淹
稻株脚叶坏死,呈黄褐色或暗绿色,心叶略有弯曲,水退后有不同程度的叶片干枯,但不致引起腐烂死亡。
(3)拔节期受淹
受涝时正在拔节的节间,随着淹水天数和淹水深度的增加,节间延长程度愈大。但在水退后,植株节间以上的各节长度,淹水的反而比未淹水的要短。因此,全株高度也随着淹水愈久而愈短。在严重受淹情况下,由于植株体内养分消耗殆尽,在退水后,造成茎杆细弱,出现植株弯曲、折断以及倒伏后重新翘竖、挠折等畸形现象,这种弯曲茎也因淹水愈久而愈多。
(4)孕穗期受淹
孕穗期间,特别是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是水稻一生中对外界环境抵抗能力最弱的时期,对外界不良条件反应极为敏感,此时受淹,会出现烂穗、畸形穗等现象。同时未死亡的幼穗颖花和枝梗退化严重,抽穗后白稃多,甚至会出现畸形穗(没有小穗,只有穗轴)。且抽穗和成熟期推迟5~15天,每穗粒数减少,瘪谷增多。由于主茎幼穗伤亡,顶端生长受阻,使稻株地上部茎节的潜伏芽萌发成分枝,这种高节位分枝,一般在水退后2~3天内就会出现。这些分枝如后期温度高,也能抽穗结实,但由于主茎受涝衰败,养分供应不足,故每穗粒数减少,结实率很低,最后导致严重减产。
(5)灌浆乳熟期受淹
表现脚叶枯萎,顶叶呈黄绿色,谷粒灰色有乳浆,少数谷粒在穗上发芽,千粒重下降,米质变劣,发芽率降低。
水稻后期受涝,空秕粒增加,千粒重下降,茎杆纤细,易倒伏减产。水稻受淹时,水层若不淹没叶顶,则尚有收成,如淹没叶顶,则受灾严重;混浊的水比清澈的水危害重;水流速度大,易使水稻倒伏、冲走,故危害大;水温高,植株呼吸作用旺盛,体内积累的营养物质消耗快,故危害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