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品种是由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而成的。于2000年4 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济南18号属冬性,幼苗匍匐。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每667 平方米穗数一般40--45万,早春起身较慢,后期生长发育快。株型紧凑,株高90厘米左右,茎秆弹性好,较抗倒伏。高抗条锈和白粉病,抗旱、耐盐。穗纺锤形,穗粒数30--35粒,长芒,白粒,角质,千粒重40克左右。中熟,后期落黄好,抗干热风。
该品种1994-1995年度在山东东营盐碱旱地示范种植0.63公顷(9.5亩),无水浇条件,土壤全盐含量0.078%--0.7%,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为235公斤,分别比对照鲁麦13和PH90-3 增产22.08% 和12.44%。在旱地和水浇地每667平方米的产量分别达351公斤和408公斤。
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测试,其容重778克,籽粒蛋白质含量14.85%(干基),湿面筋41.9%,沉降值35毫升,面团稳定时间3.6分钟,面包体积760立方厘米,综合评分82.5分。
该品种适于在干旱、盐碱地区种植,土壤含盐量在0.1%-0.3%生长良好。
2、超高产小麦中育5号(96中672)是中国农科院棉花所小麦研究室经6年选育而成。1998-2000年在河南省超高产区试中均居首位。
该品种幼苗茁壮,抗寒性好,分蘖力强,成穗多,春季起身快,拔节早,穗层整齐,边行优势强,抗干热风,耐穗发芽。高抗条锈,中抗纹枯和赤霉病,叶锈、白粉和叶枯病较轻。株高70--75厘米,茎秆弹性好,抗倒伏能力强。后期灌浆快,落黄好,成熟较早。667平方米成穗40--45万,每穗35粒,千粒重43-48克,高产潜力大,上等肥力地每公顷可达9800公斤。籽粒饱满,粒色黄亮,大小均匀,角质,黑胚率低于0.5%,商品性好。经测试其面粉品质达到国家中筋粉标准。1998--1999年经河南省超高产区试产量8328公斤/公顷,比豫麦21增产11.18%,达极显著水平,居10品种之首。
中育5 号适于豫中北部、冀南、皖北、苏北、鲁西南高产及麦棉套作地区种作早中茬及晚茬种植。播期:早茬10月5-10日,晚茬至10月底。
3、豫麦68 是由河南农业大学、浚县农业试验站、浚县原种场和浚县种子公司等单位共同选育而成。2000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1995-1996年河南省超高产春水组区试7个试点平均每667平方米产530.3公斤,比对照种豫麦18增产2.16%,居第1位。1999--2000年河南省晚播早熟组北片生产试验11个试点平均每667平方米产449.5公斤,增产6.42%,居第1位。
豫麦68经2000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分析,水分11.2%,粗蛋白(干基)15.13%,容重814克/升,湿面筋33.8%,干面筋10.9%,沉降值41.0毫升,吸水率62.0%,面团形成时间4.0分钟,稳定时间10.2 分钟。烘烤面包重量150克,面包体积887厘米,面包评分91.6。
该品种高抗条锈、秆锈、白粉(1级)和叶锈。属偏冬至弱春之间类型,生育期222天。幼苗半匍匐,叶色浓绿,耐寒性好。苗期长势旺,发育快。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穗大粒多,长势壮。产量三要素分别为成穗600万/公顷,穗粒数38粒,千粒重40克。株型紧凑,叶片上冲,芽鞘绿色。茎秆粗壮,弹性较好,一般株高78--82厘米,个别年份90厘米。成熟前秆、叶、穗黄亮,抗干热风能力强。
该品种黄淮麦区播期一般10月10日至20日,晚播则10月底。适宜河南省和安徽省角质麦和强筋粉麦生产区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