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菜( Brassica juncea )是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苔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是中国著名的特产蔬菜,原产中国,为全国各地栽培的常用蔬菜,多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芥菜的主侧根分布在约30厘米的土层内茎为短缩茎,叶片着生短缩茎上,有椭圆、卵圆、倒卵圆、披针等形状,叶色绿、深绿、浅绿、黄绿、绿色间纹或紫红。欧美各国极少栽培,起源于亚洲。 芥菜的形态特征 芥菜(原变种)一年生草本,高30-150厘米,常无毛,有时幼茎及叶具刺毛,带粉霜,有辣味;茎直立,有分枝。基生叶宽卵形至倒卵形,长15-35厘米,顶端圆钝,基部楔形,大头羽裂,具2-3对裂片,或不裂,边缘均有缺刻或牙齿,叶柄长3-9厘米,具小裂片;茎下部叶较小,边缘有缺刻或牙齿,有时具圆钝锯齿,不抱茎;茎上部叶窄披针形,长2.5-5厘米,宽4-9毫米,边缘具不明显疏齿或全缘。 总状花序顶生,花后延长;花黄色,直径7-10毫米;花梗长4-9毫米;萼片淡黄色,长圆状椭圆形,长4-5毫米,直立开展;花瓣倒卵形,长8-10毫米,长4-5毫米。长角果线形,长3-5.5厘米,宽2-3.5毫米,果瓣具1突出中脉;喙长6-12毫米;果梗长5-15毫米。种子球形,直径约1毫米,紫褐色。花期3-5月,果期5-6月。 芥菜病害霜霉病的防治 什么是霜霉病? 霜霉病欲称“烘病”、“跑马干”等。主要危害芥菜、大白菜、白菜、甘蓝、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国内各地普遍发生,危害十分严重。 芥菜病害霜霉病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其次是茎、花梗、种荚。发病先从外叶开始,叶正面出现淡绿色至淡黄色的小斑点,扩大后呈黄褐色,由于受叶脉限制而成多角形班。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白霉。严重时,外叶大量枯死。种株发病,茎、花梗、花器、种荚上都长出白霉、畸形。种荚淡黄色,出现黑褐色长圆条斑,细小弯曲,结实少。 芥菜病害霜霉病发病条件: 该病是真菌病害。病菌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在母株上越冬。翌年借风、雨传播侵染。在16-20℃时发病迅速,多雨、多露、日照不足时流行严重。此外,连作、重茬、低洼地、通风不良、密度过大、营养不良、生长衰弱时,发病严重。田间病毒病发生严重时,霜霉病发生也严重。不同的品种间抗病性也有差异。 芥菜病害霜霉病防治方法: ①品种选用抗病的品种。 ②种子消毒播种前,用种子重量的0.3%的50%福美双,或25%瑞毒霉,或75%百菌清拌种,消灭种子表面的病菌。 ③合理轮作,适期播种与十字花科作物隔年轮作,邻作也忌十字花科作物,减少传染源。秋冬栽培的播种期适当推迟,避开高温、多雨季节。 ④田间管理苗期及时除去病苗和弱苗;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深翻土壤,减少病源。施足有机肥,增施磷、钾肥;生长期及时浇水,施足追肥,保证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 ⑤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40%乙磷铝300倍液,25%瑞毒霉800倍液,64%杀毒矾M8的500倍液,72.2%普力克600-1000倍液,大生M-45的400-600倍液。上述药之一,或轮流交替应用,每7-10天1次,连喷3-4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