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二十八星瓢虫在长江流域年发生3~5代,以成虫在土块
下、树皮缝或杂草间越冬。 以散居为主,偶有群集现象。 翌年成虫
出蛰后,先在茄科杂草上取食,陆续迁至茄科蔬菜上为害,以茄子
受害最严重。 越冬代成虫产卵期长,故世代重叠现象明显。 成虫
具假死性,有一定趋光性,畏强光。
卵多产在叶背,常15~40粒直立成块,也有少量产在茎、嫩梢
上。 幼虫的扩散能力较弱,同一卵块孵出的幼虫,一般在本株及周
围相连的植株上为害。 幼虫比成虫更畏强光,成、幼虫均有自相残
杀及取食卵的习性,幼虫共4龄,多数老熟幼虫在植株中、下部及
叶背上化蛹。
该虫2、3、4代为主害代,此期正值夏季茄科蔬菜的生长盛期;
8月底9月初,茄科作物陆续收获、翻耕,幼虫和蛹死亡率较高,
幼、成虫向野生寄主及豆类、秋黄瓜上转移,10月上中旬开始成虫
又飞向越冬场所。 发生适温22℃ ~28℃,相对湿度76%~84%。
分布我国东部地区,但以长江以南发生为多。 在广东年发生5代,
无越冬现象。 每年以5月份发生数量最多,为害最重。 成虫白天
活动,有假死性和自残性。 雌成虫将卵块产于叶背。 初孵幼虫群
集为害,稍大分散为害。 老熟幼虫在原处或枯叶中化蛹。 卵 期
5~6天,幼虫期15~25天,蛹期4~15天,成虫寿命25~60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