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白腐病 (彩图12、 彩图13) 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土传病害,
主要为害叶片、 叶鞘和鳞茎, 一般4~5叶期开始出现症状, 当气温
低于20℃, 湿度大于90%且持续时间长时易流行。 生产上早春生长
瘦弱、 地下水位高、 土壤潮湿、 排水不良、 土壤贫瘠及长期连作的田
块易发病, 进入雨季后病势扩展迅速。
(1) 发病症状 大蒜幼苗返青期受侵染的植株外叶叶尖呈条状
或叶尖向下变黄, 后扩展到叶鞘及内叶, 植株生长衰弱, 整株变黄矮
化或枯死, 拔出病株可见鳞茎表皮产生水渍状病斑, 病斑组织凹陷,
边缘无色或浅褐色, 凹陷处长有大量白色菌丝层, 病部呈白色腐烂,
菌丝层中生出大小为0.5~1毫米的黑色小菌核。 茎基变软, 鳞茎变
黑腐烂。 田间成团枯死, 形成一个个病窝, 同时根部伴有恶臭味, 尤
其在低洼、 潮湿地发病重。 地下部多从接近须根部分开始发病, 病部
先呈湿润状, 后逐渐向上扩展产生大量菌丝。
(2) 防治方法
① 种瓣处理 严格选种, 尽可能建立原种基地, 采用无病或轻
病区大蒜鳞茎作种。 播种前将低温处理过的蒜种去皮、 分瓣, 去除伤
残、 病斑及过小蒜瓣, 剥掉木质化茎盘, 按大、 中、 小分级, 用清水
浸种6~12 小时, 然后滤干水分, 晾干水汽, 用种子质量 0.5%~
1%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70%甲基
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后即可播种。
② 大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 排灌方便, 土壤耕层深厚, 肥力
64 葱蒜类蔬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问答较高, 无白腐病、 菌核病的田块, 前作收后, 深翻土壤并整细整平,
作成宽1.5~1.8米的畦, pH 值4.5以下的强酸性土每亩施生石灰
100千克。 实行2~3年以上的轮作, 有条件的地区最好实行水旱轮
作, 将大蒜与水稻轮作。
③ 加强肥水管理 施足腐熟有机肥, 适时追肥。 根据土壤墒情
和植株生长状况, 加强田间肥水管理, 提高植株抗病力, 整个生育期
应保持土壤湿润, 尤其在孕薹期、 抽薹期、 鳞茎膨大期应避免受旱,
灌水时应以小水漫灌, 不宜灌 “跑马水”。 发现病株及时挖出深埋,
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株残体。
④ 化学防治 在大蒜4~6片叶时, 白腐病开始表现症状, 可选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 10%苯醚甲环唑粉剂1500倍液、 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
1000~1500倍液、 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 硫酸链
霉素800~1000倍液灌淋根茎, 隔7~10天1次, 连续防治2~3次。
叶面喷洒还可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 隔10天1次, 防
治1~2次。
贮藏期也可用上述杀菌剂喷洒, 其中以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
效果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