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豆细菌性叶斑病 (彩图44), 又称细菌性褐斑病, 为菜豆的一
种常见病害。 连作地, 地势低洼积水, 排水不良, 栽培过密, 田间通
风透光差, 易发病。 苗期及结荚期阴雨或降雨天气多, 雨后常见此病
发生和蔓延。 主要为害叶片和豆荚。
(1) 识别要点
① 叶片染病 初在叶面上产生黄绿色水渍状小斑, 逐渐扩大成
多角形至不规则黄色至浅褐色斑, 最后变成红褐色或黑褐色, 边缘具
有明显黄色晕环, 病斑背面常溢出白色菌脓。 数个病斑相互融合成枯
死大斑块, 常破裂穿孔。 有时叶脉产生无数小斑, 天气干燥抑制其
发展。
② 茎和叶柄染病 病斑长条形, 初呈水渍状, 后呈黑褐色。
第二章 菜豆 139③ 豆荚染病 病斑初呈水渍状, 后变成红褐色至黑褐色不正形,
多集中在豆荚合缝处, 荚上的斑较叶斑小些。
④ 种子 病斑不规则形, 褐色。 空气潮湿时, 病斑上均溢出白
色细菌黏液, 成灰色或褐色薄膜覆在病斑上。
(2) 防治方法
①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并进行播前处理, 播种前可用72%
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新植霉素可溶性粉剂1000倍
液浸种12小时, 或用种子重量0.4%的多菌灵或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拌种。 实行隔年轮作防病。 深沟高畦栽培, 雨后及时排水。 使用无滴
膜, 双高垄地膜覆盖种植。 采用育苗移栽, 剔除病株、 徒长株、 老化
苗。 合理密植, 发病时及时清除病茎、 病叶、 病株, 并带出田外烧
毁, 病穴施药或生石灰。 施用充分腐熟优质有机肥, 用酵素菌或根瘤
菌肥做种肥, 每亩用1千克, 增施磷钾肥, 避免偏施氮肥。 加强棚内
管理, 在此病流行季节, 温度管理上要求适当低些, 以22~25℃ 为
宜, 早春季节宜少浇水、 浅浇水, 注意及时排湿、 换气, 施用二氧化
碳气肥可明显减少病害的发生。
② 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 选用72%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
4000倍液, 或60%新植霉素4000倍液、 14%络氨铜水剂350倍液、
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倍液、 41%氯霉·乙蒜乳油2000~2500
倍液等喷雾防治, 隔7~10天喷一次, 连续喷2~3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