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春季蔬菜生产管理,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组织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蔬菜专家指导组、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研究提出北方春季蔬菜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日光温室蔬菜 温度管理 日光温室越冬茬蔬菜白天室内温度控制在26-32℃,前半夜温度控制在18-20℃,凌晨最低温度控制在12℃以上。 冬春茬瓜果类蔬菜生长前期温度白天控制在28-30℃,夜间最低温度控制在13-15℃,长势强的可适当降低夜温,长势弱的适当提高夜温。 遇到寒潮或倒春寒天气,应在门口和前屋面近地面处悬挂薄膜、上通风口的下方悬挂缓冲膜,在保温被外覆盖塑料薄膜,或使用增温块、热风机等进行临时加温。增温块每亩用量10块,于凌晨1点左右点燃,热风机可于夜间10点和凌晨2点左右分别工作1.0-1.5小时。 光照管理 随着外界温度升高,应尽量早揭晚盖保温被,延长光照时间。要经常清扫棚膜,保持洁净。遇连续阴雨雪天气时,白天也要尽量揭开保温被,使作物接受散射光。 久阴乍晴天气,中午前后要适当进行回苫管理,避免植株失水萎蔫。可在温室后墙上张挂反光膜增强光照。 湿度管理 要尽量降低温室内湿度。外界气温低时,可在保温被揭开后进行短时间的顶部通风排湿,每次时间不超过20分钟,然后根据作物生长状况和室内温度情况进行通风管理。连续阴雨雪天气时可选择在中午12-13时通风10-20分钟。尽量采用膜下滴灌或微喷灌进行灌溉。同时在行间覆盖稻壳、玉米秸等降低湿度。 水肥管理 施肥原则上少量多次,每次水溶肥用量2-5公斤/亩。为促进根系和植株恢复生长,建议配合使用海藻酸、鱼蛋白、生物菌剂、甲壳素等。 叶面肥宜早晚喷施,不建议在晴天中午喷施,以避免蒸发浓缩形成肥害。冬春茬瓜果类蔬菜定植缓苗后到坐果前尽量少浇水,若土壤干旱可适当浇小水,配合使用海藻酸、生物菌剂等肥料。 不需浇水时,肥料可通过叶面喷施,应注意补充磷、钙、硼肥。如果植株出现节间较长现象,可通过适当的控水、控氮、控夜温进行调整,慎用控旺药剂。 植株管理 果菜应适当疏果,及时采收成熟果实,适时整枝落蔓,摘除老叶、病叶及无商品价值的果实,平衡秧果关系。 病虫害管理 持续阴天时,为避免喷药导致棚内湿度增加,宜采用广谱性烟雾剂或微粉剂,建议采用常温烟雾机、弥粉机等新型施药设备施药。 晴天后及时喷施广谱性杀菌剂,防止病害发生。真菌及细菌性病害防治上,在发病前或者发病初期用药,5-7天用药1次,连续使用2-3次。 土传病害采用灌根方法施药,地上部病害采用喷雾或喷粉方式用药。虫害防治上,可在温室内悬挂黄板、蓝板诱杀害虫,必要时结合化学防治,5-7天用药1次,连续使用2次。在温室通风口处安装防虫网,阻断害虫侵入。 塑料大棚春提早蔬菜 温度管理 塑料大棚春提早蔬菜栽植前20-30天用防雾滴、防老化的多功能薄膜覆盖,促进地温回升,10厘米深处土壤温度稳定在12℃以上时定植,高畦或高垄栽培,覆盖地膜,白天气温控制在25-32℃,夜间最低气温控制在10℃以上。 当通过保温仍难以满足温度需求时,采用大棚内增设二道幕、加盖小拱棚、无纺布等轻型覆盖材料直接覆盖,采用增温块、浴霸等临时加温。 水肥管理 塑料大棚春提早蔬菜施用腐植酸、海藻酸肥促进根系生长,喷施葡萄糖、氨基酸叶面肥等提高植株抗性和长势。 其他管理 选用嫁接苗或健壮秧苗,增施充分腐熟优质有机肥或高碳堆肥。早期通风以顶、腰风为主,连续阴雨天气可进行人工补光。病虫害防治参照日光温室蔬菜。 露地蔬菜 苗期管理 早春定植的露地蔬菜,要注意培育壮苗,定植前要进行炼苗,以提高移栽后成活率。 一般在幼苗出圃前7-10天,控制浇水,使基质水分含量在60%左右。降低苗床温度,加大昼夜温差,果菜类蔬菜白天气温不超过25℃,夜间8-10℃,甘蓝、花椰菜等喜冷凉蔬菜可进一步降低管理温度3-5℃。叶面喷施低温保护剂或诱抗剂,增强幼苗在低温天气下的适应能力。 北方地区露地越冬的蔬菜,主要是葱蒜类蔬菜和部分耐寒叶类蔬菜,早春随着气温回升,将逐渐恢复生长,应根据植株长势和土壤状况,及时进行浇水追肥。 定植管理 定植时采用地膜覆盖,定植后适当控水,提高土壤温度,促进缓苗。定植后如遇倒春寒天气,可使用无纺布、遮阳网、废旧棚膜等轻型覆盖材料进行临时覆盖防寒保温,降低损失。 应急管理 对发生轻度冻害或低温冷害的蔬菜,可叶面喷施氨基酸、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同时根部配合施用腐植酸、海藻酸等促根肥料,促进植株尽快恢复生长。生育后期,重点要加强水肥管理和植株调整,做好病虫害防控。 受低温寒潮影响的茄果类蔬菜,适当剪去受害枝叶,施用螯合态氨基酸镁钙、腐植酸或海藻酸肥,提高根系活性,促进新叶长出。冻冷害严重的蔬菜植株,尽快清除,迅速改种小白菜、菠菜、生菜、油麦菜、菜心、空心菜等速生蔬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