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豆斑点病主要为害叶片。 通常温暖、 多湿的天气发病重, 地势
低洼、 种植过密、 植株郁闭的田块发病重。
(1) 为害特点 叶片染病, 病斑呈 圆 形 或 近 圆 形, 出 现 在 叶
缘和叶尖的为半圆形, 直 径 2~15 毫 米 或 更 大, 边 缘 褐 色, 中 部
浅褐色至灰褐色, 表 面 具 明 显 或 不 明 显 的 轮 纹。 湿 度 大 时, 其 上
散生或轮生小黑粒 (即 病 菌 的 分 生 孢 子 器) 。 本 病 有 时 与 炭 疽 病
并发。
(2) 防治方法
① 农业防治 选择抗病品种, 高畦深沟栽培, 雨后及时排水,
增施草木灰或磷、 钾肥, 实行两年以上轮作。 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
体, 将其带出田外集中销毁。
② 种子处理 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3%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
剂拌种。
③ 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 可选用78%波·锰锌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 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40%多·硫悬浮
剂500倍液、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10%苯醚甲环唑
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 12.5%腈菌唑乳油2000倍液、 50%复方硫菌
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交替喷雾防治, 7~10天喷一次, 连续防
治3~4次。
第二章 菜豆 141140 如何识别与防治菜豆黑斑病?
黑斑病 (彩图46) 是菜豆的一种常见病害, 各地均有发生, 多
发生在生长后期。 在地势低洼积水, 种植密度大, 地下害虫、 线虫
多, 易发病。 土壤黏重、 多年重茬、 氮肥施用太多、 肥力不足, 发病
重。 早春多雨或梅雨来得早、 气候温暖空气湿度大; 秋季多雨、 多
雾、 重露或寒流来早时易发病。
(1) 识别要点 主要为害叶片, 多在始花期开始发生, 叶片正、
背面均生褐色圆形或近圆形斑, 具不明显的同心轮纹, 病健分界明
显, 病斑直径2~6毫米不等, 通常叶上散生数个至十数个病斑。 潮
湿时, 在斑面上密生黑色霉点, 叶背面较明显。 有时在叶尖或叶缘开
始发病, 生褐色不规则形长条状斑块, 后变褐色, 病斑表面上长出微
细黑色霉层。 为害严重时, 病叶早枯。
(2) 防治方法
① 农业防治 播种或移栽前, 或收获后, 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
集中烧毁或沤肥; 深翻地灭茬, 集中销毁, 减少菌源。 加强田间管
理, 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 地膜覆盖栽培。 合理密
植, 高垄栽培。
② 设施消毒 对旧架杆, 应在插架前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
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淋灭菌。
③ 种子消毒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浸种2小时, 冲净后催芽播种。
④ 药土 可选用百菌清或硫菌灵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份+硫
线磷1份+干细土50份充分混匀。
⑤ 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 可选用78%波·锰锌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 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 倍 液、 50%恶 霜 灵 可 湿 性
粉剂1000倍液、 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64%异菌脲可
湿性粉剂500倍 液、 75%百 菌 清 可 湿 性 粉 剂 500 倍 液、 58%甲 霜
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25%咪鲜胺乳油1500 倍液、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每10天喷药一次,
共2~3次。
142 豆类蔬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问答141 如何识别与防治菜豆红斑病?
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生红斑病 (彩图47), 尤其是秋季多雨的连
作地, 发病最重。
(1) 识别要点
① 叶片染病 叶片上的病斑近圆形, 有时受叶脉限制形成不规
则形病斑, 病斑大小2~9毫米, 红色或红褐色, 病斑的背面密生灰
色霉层。
② 豆荚染病 发病严重时能侵染豆荚, 形成较大的红褐色病斑,
病斑中心为黑褐色, 后期着生灰黑色霉层。
(2) 防治方法
① 种子处理 播前用45℃温水浸种10分钟消毒。
② 农业防治 采收结束后, 及时销毁病残体。 有条件的地方,
最好实行轮作倒茬栽培。
③ 化学防治 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药, 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
性粉剂600倍液, 或50%混杀硫悬浮剂500~600倍液、 14%络氨铜
水剂300倍液、 1∶1∶200波尔多液。 每隔7~10天喷施一次, 连续
防治2~3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