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保护性耕作技术又称为大豆少耕、 免耕技术。 保护性耕作
是一种新型旱地耕作法, 即在满足作物生长条件的基础上尽量减少
田间作业, 并将秸秆粉碎还田覆盖地表, 要求残茬覆盖率≥30%,
采用机械化和半机械化措施保证播种质量。 该技术主要包括免耕播
种施肥、 深松、 控制杂草、 秸秆及地表处理4项内容。 其核心是免
耕播种, 其技术实质是通过残茬覆盖地表和简化耕作, 减少水土流
失、 培肥地力、 保护环境和资源。
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铧式犁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 由
于保护性耕作使一定比例的残茬覆盖于地表, 覆盖层起到减少水分
蒸发、 减缓地表水流速和蓄水的作用; 不翻地, 土壤中的毛细管保
持畅通, 团粒结构保持完整, 土壤持水和蓄水能力大为增强。 在降
水量相等的条件下保护性耕作的地块越冬后, 土壤含水量比对照田
24第二章 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高17.4%。
大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优越性可概括如下: 一是可以保护土
壤, 减少水土流失和地表水分蒸发, 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 二
是能够减少地表沙尘飘移; 三是增加土壤有机质, 培肥地力; 四是
有效减少劳动力和机械投入, 提高劳动生产率; 五是可以提早播
种, 延长大豆生育期, 有利于选用中晚熟高产优质大豆良种, 提高
产量; 六是有利于秸秆还田, 增加土壤有机质, 减少秸秆焚烧和大
气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