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核病为紫菜薹的重要病害, 主要在南方老菜区露地和北方保护
地内发生分布。 通常病株零星, 对生产造成轻度影响, 严重时常造成
幼苗成片死亡。
(1) 症状识别 主要发生在采种株上, 多发生在终花期后, 为
害叶、 茎及荚, 但以茎部受害最重。 一般多从植株近地面的衰老叶片
边缘或叶柄开始发病, 初呈水浸状浅褐色病斑, 在多雨、 高湿条件
下, 病斑上可长出白色绵毛状的菌丝, 并从叶柄向茎部蔓延, 引起茎
部发病。 茎部病斑亦先呈水浸状, 后微凹陷, 由浅褐色转变为白色。
高湿条件下, 茎部也长出白色绵毛状菌丝, 最后茎秆组织腐朽呈纤维
状, 茎内中空, 生有黑色鼠粪状的菌核。 种荚受侵染, 病斑也呈白
色, 荚内有黑色小粒状菌核, 结实不良或不能结实。
(2) 防治方法
① 农业措施 选用无病种子, 从无病株上采种, 如种子带菌则
用10%的食盐水选种, 汰除上浮的菌核和杂质。 实行轮作与深耕,
可减轻菌核病危害。 彻底清除植株下部的黄叶, 可在初花和终花期各
进行一次。
②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 可选用50%硫菌灵可湿
性粉剂1000倍液, 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40%菌核净
第四章 紫菜薹 191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50%
甲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 每隔7~10天喷一次, 连续喷2~
3次。 在收获前7~10天停止用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