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细菌性斑点病 (彩图34、 彩图35) 是大豆细菌性病害的
统称, 包括细菌性斑点病、 细菌叶烧病和细菌角斑病, 一般以细菌
斑点病危害为重。 为世界性发生的病害, 尤其在冷凉、 潮湿的气候
条件下发病多, 干热天气则阻止发病。 该病在我国南北各大豆产区
均有发生, 北方重于南方。 主要为害叶片, 也危害幼苗、 叶柄、 豆
荚和籽粒。
(1) 发病 症 状 大 豆 不 同 部 位 细 菌 性 斑 点 病 的 发 病 症 状 见
表26。
表 26 大豆不同部位细菌性斑点病的发病症状
叶片
最初在叶片上形成半透明的水渍状斑点,呈褪绿色,后转变为黄色至深
褐色的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直径3~4毫米,周围有黄绿色晕圈。 在
湿度大时病叶背面常有白色黏液,干燥后形成有光泽的膜,即菌痂。 严重
时多个病斑汇合成不规则形的枯死大斑,病组织易枯死脱落,病叶呈破碎
状,造成下部叶片早期脱落
茎及叶柄 病斑为褐色,长条形,水渍状,有时几个病斑形成不规则形长条斑
豆荚 病斑初为红褐色小点,逐渐变成黑褐色不规则形斑点,多集中在豆荚的
合缝处
种子 病斑不规则,呈褐色,剥开后常见病粒上覆盖一层菌脓
(2) 发病规律 病原为丁香假单胞大豆致病变种, 属于细菌。
病菌在种子和病株残体上越冬, 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 田间病菌借
风、 雨进行传播, 引起多次再侵染。 病菌在未腐烂的病叶上可存活
1年, 在土壤中不能存活, 越冬后病叶上的细菌也可侵染幼苗和成
株期叶片, 发病后也可借风、 雨传播, 一般从底部叶向上部叶片扩
展。 结荚后病菌侵入种荚, 直接侵害种子。 该病菌可侵染豆科其他
属植物, 如小豆和豇豆。
一般种子带菌率高, 幼苗发病重。 夏、 秋季气温低, 多雨、 多
露、 多雾天气, 发病重, 暴风雨后可加速病情发展, 这是因为伤口
增多, 有利于侵入, 从而导致发病更重。 此外, 连作地比轮作地发
病重, 低洼易涝地比岗、 平地发病重。
199大豆优质高产问答
(3) 防治办法
① 农业防治 与禾本科作物及薯类等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
收获后及时深翻, 促使病残体加速腐烂。 选用抗病品种。 使用充分
腐熟的有机肥。
② 种子处理 带病种子处理是防病的关键, 精选种子, 减少
传播病原。 也可在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3%的50%福美双拌种。
③ 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 可选用72%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
每亩用14~28克喷雾, 隔7~10天喷一次, 连喷2~3次; 或用
3%中生霉素, 发病初期用1000~1200倍液喷雾, 每隔7~10天喷
一次, 连喷3~4次; 或用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 50%琥胶肥
酸铜、 77%氢氧化铜微粒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视病情决
定防治次数, 一般2~3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