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天蛾是大豆花荚期田中常见的青绿色又大又肥的幼虫, 俗
称豆虫。 除为害大豆外, 还为害绿豆、 红豆等作物。
225大豆优质高产问答
(1) 为害特点 大豆天蛾以幼虫取食叶片, 低龄幼虫将叶片吃
成网孔状和缺刻状, 3龄以后幼虫可以把豆叶全部吃光, 使植株不
能结荚, 对于产量影响极大。
(2) 识别要点
① 成虫 体长40~45毫米, 翅展100~120毫米, 体和翅黄
褐色, 有的略带绿色。 头胸有暗紫色纵线。 前翅有6条浓色波状横
纹, 近顶角有1个三角形暗褐色斑纹, 前缘中央有淡黄白色的三角
形斑。 后翅小, 暗褐色。
② 卵 椭圆形或球形, 长2~3毫米, 初产时为黄白色, 孵化
前变为褐色。
③ 幼虫 老龄幼虫体长82~90毫米, 黄绿色。 从腹部第1节
起, 两侧各有7条淡黄色斜纹, 背面观呈 “八” 字形。 体上密布黄
色颗粒和皱纹, 腹部末端背面有1个黄绿色尾角。
④ 蛹 体长40~50毫米, 纺锤形, 红褐色。 腹部末端有刺。
腹部末端5节能动。
(3) 发生规律 7月中、 下旬至8月上旬为成虫产卵盛期, 7
月下旬至8月下旬为幼虫发生危害盛期, 9月上旬以浅黄色老熟幼
虫入土越冬。 成虫昼伏夜出, 对黑光灯有较强的趋性。 傍晚开始活
动, 飞翔力强, 迁移性强。 夜间交尾, 交尾后3天即产卵, 卵多散
产于豆叶背面, 一般1片叶上产1~2粒卵, 卵期7天左右可孵化
成幼虫。 幼虫有背光性, 白天多在叶背或枝茎上, 夜间取食强烈,
阴天可整日取食。 1~2龄幼虫食量小, 一般不转株危害, 4龄后有
转移危害习性, 5龄幼虫食量暴增, 其食量约占总食量的90%以
上。 幼虫期为30~35天。
干旱不利于大豆天蛾的发生。 植株生长茂密、 地势低洼、 土壤
肥沃的淤地发生较重; 大豆早熟品种受害较重。 在化蛹和羽化期
间, 如果雨水适中, 发生就重。 雨水过多则发生期推迟。
(4) 防治方法
① 农业防治 选用成熟晚、 秆硬、 皮厚、 耐涝性强的品种,
可以减轻大豆天蛾的为害。 及时秋耕、 冬灌, 可降低越冬基数。 水
旱轮作, 尽量避免连作豆科植物, 可以减轻为害。
226第四章 大豆主要病虫害全程监控技术
② 诱杀成虫 利用成虫较强的趋光性, 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
可以减少豆田的落卵量, 减轻危害。
③ 生物防治 将杀螟杆菌或青虫菌 (每克含孢子量80 亿~
100亿个) 稀释成500~700倍液, 每亩用菌液50千克。 也可用苏
云金杆菌制剂 (每克含100亿活孢子) 800倍液喷雾。 大豆天蛾的
天敌有赤眼蜂、 寄生蝇、 草蛉、 瓢虫等, 其对大豆天蛾的发生有一
定的控制作用。
④ 化学防治 防治大豆天蛾幼虫的适期应在3龄前, 可选用
4.5%高效氯氰菊酯1500~2000倍液, 或50%辛硫磷乳油1500倍
液、 80%敌敌 畏 乳 油 1000 倍 液、 20% 氰 戊 菊 酯 乳 油 2000 倍 液、
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 2.5%溴氰菊酯乳剂5000倍液等
喷雾, 每亩喷药液50~75千克。 由于幼虫有昼伏夜出的习惯, 喷
药时间应选在下午5时以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