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造桥虫也称为步曲虫、 打弓虫 (彩图44)。 属于鳞翅目尺
蛾科, 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大豆主要产区。 每年发生2~3代, 常以
幼虫咬食大豆叶肉, 造成孔洞、 缺口, 严重时可吃光叶片, 造成落
花落荚, 减产10%~15%。
(1) 为害特点 大豆造桥虫均以幼虫为害叶片。 低龄幼虫仅啃
食叶肉, 留下透明表皮。 虫龄增大, 食量也随之增加, 将叶片边缘
咬成缺刻和孔洞, 甚至全部吃光, 仅留少数叶脉, 减少绿叶面积,
影响光合作用, 导致落花落荚, 豆粒秕小。
(2) 识别要点
① 成虫 体长15~17毫米, 翅展38~45毫米。 体色变异较
大, 多为淡灰褐色。 前、 后翅上有4个暗褐色星纹, 后翅颜色、 斑
纹与前翅相同, 并有条纹与前翅相对应连接。
② 卵 长椭圆形, 初为青绿色, 孵化前为灰白色。
③ 幼虫 低龄幼虫体灰黑色, 逐渐变为灰白色, 老熟幼虫为
灰黄色或黄绿色。 头较大, 有暗色点状纹。 腹部第二节背中央近前
缘处有1对深黄褐色毛瘤。 爬行时虫体伸曲前进。
④ 蛹 黄褐色。
(3) 发生规律 每年发生3代, 通常在豆田内混合发生。 以第
二代为害最重。 成虫多昼伏夜出, 趋光性较强。 成虫多在植株茂密
的豆田内产卵, 卵多产在豆株中上部叶背面。 幼虫多在夜间为害,
白天不大活动, 幼虫不活泼, 在豆株上常拟嫩枝状。 初龄幼虫多隐
蔽在叶背面食叶, 幼虫3龄后主要危害上部叶片。
(4) 防治方法
① 人工捕杀 在早晨将装有草木灰的容器靠近豆株, 用扫帚
轻扫, 振落容器内集中消灭。
② 生物防治 对初龄幼虫用青虫菌7216等生物农药1000~
1500倍液喷雾, 防效在90%以上。
③ 诱杀成虫 从成虫始发期开始, 用黑光灯诱杀。
④ 化学防治 药剂防治一定要在幼虫低龄期、 进入暴食期前
218第四章 大豆主要病虫害全程监控技术
进行, 即幼虫2~3龄期为施药适期。 可用4.5%的高效氯氰菊酯
乳油2000倍液, 或20%氰戊菊酯乳油、 2.5%溴氰菊酯乳油2500
倍液, 亩施药液50千克, 均匀喷雾。 也可每亩选用2.5%的敌百
虫粉剂或80%敌敌畏乳油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 或40%
乐果乳油800倍, 亩施药液50千克, 均匀喷雾。 用青虫菌或杀螟
杆菌 (每克 含 100 亿 孢 子) 1000~1500 倍 液 喷 雾, 每 亩 用 菌 液
40~50千克。
|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11-5 15:55 , Processed in 0.540319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