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采收期 收贮蒜薹以成熟度适中、 健壮为好, 偏嫩、 偏老
均不适。 紫皮蒜薹一般于5月上旬采收, 白皮蒜薹则在5月20日以
后, 一种蒜薹在某一产区的采收期只有3~5天, 以3天中前1~2天
采收的耐藏性最强。 采收过晚, 蒜苞偏大, 质地偏老, 贮藏效果也不
好; 采收过早, 蒜薹短小, 尚未长足, 产量低, 品质差。
(2) 采收 采收时间应避开不利的天气如雨天、 雾天等, 选晴
天下午, 不易折断。 采收时用提薹法以减少伤口面积, 不能用刀割。
采收的蒜薹长度在30厘米以上, 但不能太长, 过长会影响蒜头生长;
也不能过短, 否则蒜薹的产量和质量会受影响。 蒜薹采收后应立即装
入易通风的包装容器中, 或捆成捆, 集中在地头或集散地, 地头或集
散地要设有凉棚, 尽快使蒜薹降温, 避免雨淋, 日晒, 减少微生物
污染。
(3) 分级 采收的蒜薹应去掉抱薹叶鞘, 剪去基部纤维化部分,
剔除伤、 烂、 薹苞过大、 过细的蒜薹。 然后按照不同产地、 不同批
第一章 大蒜 55次、 不同等级 (表4) 打捆, 打捆时薹苞对齐, 用塑料绳在距薹苞
3~5厘米的薹茎部位捆扎, 每捆重0.5~1.0千克。 有的采用把薹根
对齐、 小把捆扎的打捆方法, 这样做美观, 但却并不利于贮藏。 加工
时, 左手戴线手套, 右手用无锈、 清洁的剪刀剪去总苞前面多余的苞
片 (梢片), 剪 刀 要 注 意 用 75% 酒 精 消 毒 或 用 二 氧 化 氯 溶 液 (含
ClO22%) 稀释到200倍浸泡10分钟, 防止病菌互相感染, 加工时,
薹梢已变黄失水的部分应剪去, 根据蒜薹的质量, 剪去薹梗基部出现
纤维化和黄化的部分。
表 4 蒜薹等级规格要求 (NY/T945—2006)
商品性状基本要求 大小规格 特级级标准 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
外 观 相 似 的 品
种;完 好、 无 腐 烂、
变质;外观新鲜、清
洁、无异物;薹苞不
开散;无糠心;无害
虫;无冻伤
长度(厘米)
长:>50
中:40~50
短:<40
质 地 脆 嫩; 成
熟 适 度; 花 茎 粗
细 均 匀, 长 短 一
致,薹 苞 以 下 部
分长度差异不超
过1 厘 米; 薹 苞
绿色,不膨大;花
茎 末 端 断 面 整
齐;无损伤、无病
斑点
质 地 脆 嫩; 成 熟
适度; 花 茎 粗 细 均
匀,长短基本一致,
薹苞以下部分长度
差 异 不 超 过 2 厘
米;薹苞不膨大,允
许 顶 尖 稍 有 黄 绿
色;花 茎 末 端 断 面
基本一致;无损伤、
无明显病斑点
质地较脆嫩;成熟
适度;花茎粗细较均
匀,长 短 较 一 致, 薹
苞以 下 部 分 长 度 差
异不超过3厘米;薹
苞稍膨大,允许顶尖
发黄或干枯;花茎末
端断面基本整齐;有
轻微损伤,有轻微病
斑点
(4) 装袋 捆好把后装袋。 装袋要整齐、 美观, 装袋时注意蒜
薹方向, 不要弯曲。 不同等级的蒜薹不可混装。 装袋前注意检查袋子
密封性, 硅窗口是否剪好。 装袋时, 薹梢处尽量多留部分空间。 装
袋、 摆放时要防止袋子划破, 摆放要牢固整齐, 袋口离开架子外沿
10~15厘米 (便于扎口, 开袋透气等操作)。 此时袋口仍然敞开, 待
库内温度稳定后再扎口, 扎口时要用粗线绳, 既易扎口、 开袋, 又不
发滑, 扎口必须紧实, 袋口边缘全部对齐再扎牢, 防止漏气。
(5) 预冷 蒜薹采后应立即运至冷库, 运输过程中, 为减少雨
淋、 日晒, 车上要盖苫布, 但要保证通风, 以防车内蒜薹温度升高,
造成迅速老化。 在24小时内将温度降到0℃, 堆内温度与设定贮藏
温度相差0.5~1℃ 即可。 蒜薹最好就地生产就地贮存, 尽量避免长
途运输。
56 葱蒜类蔬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问答(6) 贮藏 蒜薹的贮藏方法主要有小包装气调贮藏、 塑料大帐
气调贮藏、 硅窗袋贮藏和气调库贮藏。 贮藏前应将贮藏及包装用具放
在库房内, 用过氧乙酸、 硫黄或甲醛等密闭熏蒸24~48小时, 然后
开库通气排除残药及刺激性气味, 即可使用。
第三节 大蒜病虫害全程监控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