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豇豆在定植后, 易出现幼苗叶片发黄、 重者叶片脱落的现象。
(1) 发生原因
① 温度过低 长江中下游地区栽培春豇豆, 前期低温多雨, 为
解决播后烂种问题及提早采收, 大都采用育苗移栽方法。 4月定植
后, 如较长时间处于10℃ 以下的低温条件下, 根系吸收受到影响,
因而出现幼苗发黄、 叶片脱落现象, 生长受到抑制。 当气温升高后,
幼苗虽能恢复生长, 但产量已受到影响。
② 营养不足, 子叶脱落 豇豆的子叶没有菜豆的发达, 幼苗出
土后子叶随即脱落, 苗期不像菜豆那样可以从子叶获得养分, 因此,
当遇到低温威胁时, 叶片就容易脱落。
③ 定植质量低 如在农事操作过程中伤根过重, 或对苗坨压得
第一章 豇豆 21过于紧实, 或定植后 (冬、 春季) 大水漫灌, 导致土壤湿度过大而透
气性差, 不利于根系生长而沤根, 或 (秋季) 浇水不够, 或缓苗期过
长等。
④ 病害导致 有的是幼苗本身的病害引起黄叶落叶。
⑤ 定植后遇不良天气, 未及时缓苗, 不发新根, 也易黄叶落叶。
(2) 防止措施
① 适时播种, 培育壮苗 根据栽培季节和日照条件, 选择适宜
品种。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 选择直播或育苗。 采用营养钵、 纸袋或苗
床土方育苗, 营养面积为10厘米×10厘米, 苗床土以中性的沙壤土
为好。 播种前先浇温水造墒 (在阳畦内育苗需先阳光烤畦), 每钵
(或每袋) 播3~4粒种子, 覆土2~3厘米厚, 上覆盖塑膜保温、 保
湿。 温度在白天30℃、 夜间25℃ 左右时播后7天发芽, 出苗率达到
85%后就要注意通风降温 (防徒长)。 温度在白天 23~28℃、 夜间
25~18℃时, 10天左右出齐苗。 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 幼
苗子叶展平, 初生的真叶张开后及时间苗, 每钵 (或袋或土方) 内留
3株幼苗为宜。 在定植前7天, 降温炼苗, 白天20~25℃、 夜间13~
15℃。 用苗床土育苗 (切割土方), 一般在幼苗第一片复叶展开时定
植; 用营养钵育苗, 可在幼苗有2~3片复叶展开时定植。 选用无病
苗定植, 定植时壮苗标准: 幼苗有真叶3~4片、 叶色深绿、 肥厚、
健壮, 茎粗0.3厘米, 根系发达, 下胚轴短、 株高20厘米左右, 苗
龄20~25天, 无病虫害。
② 施足基肥 北方采用平畦栽培, 南方采用深沟高畦 (垄) 栽
培。 合理施 用 基 肥, 避 免 偏 施 氮 肥。 每 亩 施 腐 熟 猪、 牛 粪 2500~
5000千克, 或腐熟人粪尿1000~1500千克, 或腐熟鸡粪300~400
千克, 或 饼 肥 100 千 克, 过 磷 酸 钙 30~40 千 克, 硫 酸 钾 20~30
千克。
③ 加强保护地定植管理 需在播种或定植前10天左右扣棚膜烤
地, 棚内10厘米地温稳定在15℃以上、 气温稳定在12℃以上可播种
或定植。 若采用小拱棚加地膜覆盖、 夜间盖草苫时, 定植适期为终
(晚) 霜前15天左右, 直播适期为终 (晚) 霜前15~20天, 掌握在
温度回升后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定植, 并保证定植后有一个星期的晴好
天气, 以促进缓苗生根。 按行距1.2米开沟, 或按大行距1.4米、 小
22 豆类蔬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问答行距1米开沟, 在沟内施肥浇水后起15厘米高垄, 在垄上按20厘米
打穴, 每穴放1个苗坨, 浇温水, 或带药 (多菌灵等) 浇定植水, 水
渗下后覆土封严。 定植后3~5天内关闭风口保温缓苗, 缓苗后温度
白天25~30℃、 夜间15~20℃。 在缓苗期, 冬春茬和春提早茬再按
穴浇2次水, 秋冬茬和秋延后茬连浇2次水, 待缓苗后沟浇1次水,
进入中耕蹲苗期。 当春季外界温度稳定通过 20℃ 时, 再撤除棚膜,
转入露地生产。
④ 加强露地定植管理 露地栽培, 若春季直播栽培, 一般北方
在清明至小满、 南方在惊蛰至谷雨期间播种, 按行距66厘米、 株距
33厘米穴播, 播种深度为4~6厘米, 每穴播种3~6粒 (出苗后每
穴间苗留2株), 每亩种3000穴。 若种适宜密植品种, 可增至4000~
5000穴。 若春季育苗栽培, 需根据定植期和育苗苗龄来决定播种育
苗期。 一般在终 (晚) 霜过后定植, 按行距开沟, 其深度以苗坨不高
出地面为宜, 按株距摆放苗坨 (要避免散坨), 然后轻浇水, 让苗坨
充分吸水, 待水还没有渗入土中即覆土合沟, 并施粪土, 适时中耕,
待新蔓长出后, 再浇水, 然后中耕蹲苗。
⑤ 采取防寒措施, 避免春季低温或霜冻造成的危害。 后期易遇
高温干旱, 植株容易出现落叶早衰现象, 应注意开沟排水。
⑥ 加强中后期的肥水管理 出现黄叶落叶现象后, 喷施一次生
根剂或 “天达-2116”, 有一定的促根缓苗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