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棱豆立枯病 多发生在四棱豆出苗之后。 主要为害幼苗
茎基部。 茎基部开始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 后来凹陷, 严重时病斑
扩展绕茎一周。 起初地上部病苗白天萎蔫, 早晚恢复, 最后病部收缩
干枯, 随之病菌渐渐枯死。 苗床潮湿时, 有时可见淡褐色蛛丝网状
的霉。
防治方法: 病害刚刚发生时, 可喷5%井冈霉素水剂1000倍液,
即喷苗, 又喷床表面土壤, 喷后施一些草木灰或干细土, 降低苗床土
层湿度。 旧苗床可用50%福·异菌, 或40%拌种双, 每平方米用药
8~10克, 与5~10千克干细土拌匀, 取1/3药土撒在床面作垫土,
播种后将其余2/3药土盖土。 也可以结合整地将药土均匀施入床土
中, 留部分药土盖种。 发病初期, 先拔除病苗, 带出田外集中深埋或
烧毁, 然后选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 或65%
硫菌·霉威可湿性粉剂 500~600 倍液, 50%福 · 异菌可湿性粉剂
500~600倍液, 60%多菌灵盐酸盐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喷雾防治。
(2) 四棱豆细菌性疫病 主要为害叶片。 叶片被害后, 从叶尖
或叶缘开始发病, 发展迅速, 呈油渍状, 如开水烫伤状, 后呈黄白色
干枯。 一般从底部叶片开始发病, 向上扩展, 严重时叶片大量枯死。
茎蔓显红褐色中央凹陷的溃疡状条斑。 后期为害花冠, 腐烂脱落, 若
掉落在豆荚上, 湿度大时, 豆荚也发病, 现褐色圆形凹陷病斑, 湿度
大时可溢出菌脓。
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 可选用72%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
倍液, 或新植霉素3000~4000 倍液、 1%中生霉素水剂100 倍液喷
施。 发现中心病株, 可用50%硫酸铜可湿性粉剂200倍液灭杀中心
病株, 病株周围可选用25%络氨铜水剂500倍液, 或50%琥胶肥酸
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50%甲
霜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20%噻枯唑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喷雾
防治。
(3) 四棱豆病毒病 又称花叶病, 是四棱豆的常见病害, 分布
第七章 四棱豆 219较广, 发生亦普遍, 明显影响四棱豆的产量和质量, 常见有花叶型病
毒病, 感病植株矮缩或叶片皱缩、 扭曲, 嫩叶色浓淡不均, 叶片变厚
发脆, 显著变小。 老叶在感病前已长成定型的叶片, 不表现症状。 开
花迟或落花。 结荚少, 品质较差。 豆荚症状不明显, 有时出现绿色斑
点。 在高温26℃以上条件下, 植株容易表现矮化, 花叶卷叶; 18℃
时, 只表现轻微花叶。 光照时间长或强度大时, 症状明显, 土壤中缺
肥且干旱时发病重。
防治方法: 选择相对抗 (耐) 病的品种, 精选无病的种子; 增施
有机肥、 适时浇水追肥, 使其生长健壮, 剪去感病枝叶, 加强防治蚜
虫、 粉虱、 斑潜蝇等害虫; 幼苗期感病则全株矮缩, 要及时连根拔除
病株, 集中烧毁; 发病初期, 可喷施 1.5%植病灵乳剂 1000 倍液,
或盐酸吗啉胍·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1%菇类蛋白多糖水剂300
倍液, 7~10天一次, 防治2~3次, 可以上药剂交替使用。
(4) 四棱豆白星病 为四棱豆的常见病, 多在夏、 秋露地种植
时发生, 主要为害叶片, 病斑初期在叶片上出现紫红色放射小点, 以
后发展成中心白色至灰白色, 边缘紫红色界限不明显的小斑, 中央略
陷, 通常病斑大小为2~5毫米, 后期在病斑表面产生少许褐色小点,
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条件适宜时, 病斑稍大, 可相互连接, 有时可
穿孔, 终致叶片提前老化坏死。
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 可选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 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80%代森锰锌可湿性微
粒粉剂800倍液、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5%百菌
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45%噻菌灵悬浮剂1000倍液、 40%多·硫
悬浮剂400倍液等喷雾防治。 每隔7~10天喷施1次, 连防2~3次。
(5) 四棱豆荚果腐烂病 又称赤霉病, 主要侵害幼嫩荚果。 被
害荚果初期出现水渍状湿腐小斑, 后扩大为近圆形至不定形褐斑, 有
的病斑沿荚果翼瓣扩展为褐色条斑, 潮湿时斑面出现黄色至略带粉红
的霉状物。 被害荚果终致枯萎, 不能食用。
防治方法: 注意防治小灰蝶等蛀果害虫, 初荚期喷施2.5%氯氟
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1~2次。 及早喷药, 保护幼荚, 可选用
75%百菌清加75%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 或30%氧氯
化铜悬浮剂加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1∶1) 800~1000倍液, 或
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