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斑潜蝇又名南美斑潜蝇、豆斑潜蝇、拉美豌豆斑潜蝇等,属双翅目潜蝇科害虫。它是继美洲斑潜蝇之后在我国又一种为害严重的多食性斑潜蝇。
该虫原产于南美,后传入北美、欧洲等地。在我国自1992年在云南个别花卉上发现以来,目前已在北京、河北、云南、贵州、四川、青海等省市直辖市相继发生,且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主要识别特征为:
成虫外形与美洲斑潜蝇相似,但体形较大,暗红色,背板黄点小而圆,体长1.3~1.8毫米,雌虫略大于雄虫,额橙黄色,上眶鬃2对,下眶鬃2对,内外顶鬃均生于黑色区域,中胸背板黑色有光泽,小盾片鲜黄色,胸部中侧片下方1/2至大部分黑色,背部鬃3+1,中鬃散生呈不规则4行。足基节黄色具黑纹,腿节具黑色条纹至几乎全黑色,胫节、跗节黑褐色。
前翅中室较大,m3+4末段长为次末段长的1.5~2.5倍。雄虫外生殖器端阳体与中阳体前部之间以膜相连,中阳体前部骨化较强,后部几乎透明,精泵黑褐色,柄短、叶片小。背针突常具1齿。
卵椭圆形,如白色,微透明,大小为0.27~0.32毫米x0.14~1.17毫米,散产于叶片的上、下表皮之间。幼虫无头咀状,初孵幼虫半透明,随虫体长大渐变为乳白色;尾部略深,有些个体带有少许黄色,老熟幼虫体长2.3~3.2毫米,后气门突为新月形。蛹椭圆形,淡褐至黑褐色,腹部稍扁平,大小为1.3~2.5毫米x0.5~0.75毫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