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桂皮,中药名。为樟科植物香桂CinnamomumsubaveniumMiq.的树皮、根或根皮。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具有温中散寒,理气止痛,活血通脉之功效。用于胃寒疼痛,胸满腹痛,呕吐泄泻,疝气疼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血痢肠风。 功效作用功能 温中散寒,理气止痛,活血通脉。 主治 用于胃寒疼痛,胸满腹痛,呕吐泄泻,疝气疼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血痢肠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烂,或研末,外敷。 注意事项 阴虚有火者忌服。 相关论述 《湖南药物志》:“温胃散寒,宽中下气。”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胃寒气痛:秦氏桂树根15g,香附子6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2、治寒性胃痛,腹痛,疝气痛:香桂皮研粉,每次0.9-1.5g,吞服。(《恩施中草药手册》) 3、治风湿痹痛:香桂皮或根、豨莶草、虎刺各15g。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4、治创伤出血:香桂根皮晒干,研粉,外敷伤处。(《全国中草药汇编》) 附注 该种的果实、叶亦入药。果实秋季采收,晒干。叶全年可采,鲜用。常用处方:树皮、果实3-9g,研末吞服;外用鲜叶捣烂外敷。 加工炮制采收加工 立夏前后,在近树根处及树干分枝处,上下各横截半周,剥取半周树皮,保留半周,让其继续生长。全年均可采,洗净,晒至7-8成干,层叠作圆筒状,再晒干,捆扎成件。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树皮呈不规则板片状,边缘常翘起,长短宽窄不一,厚1-4mm。外表面灰棕色,散有大小不等的灰白色地衣斑及不明显的皮孔;内表面红棕色,光滑,具细纵纹。质坚硬,较易折断,断面较平坦,可见细纵纹。有特异芳香气,味辛而微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