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豆根,中药名。为豆科槐属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Gagnep.的根和根茎。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功效。主治咽喉肿痛,牙龈肿痛。 功效作用功能 清热解毒,消肿利咽。 主治 1、咽喉肿痛:本品大苦大寒,功善清肺火,解热毒,利咽消肿,为治疗咽喉肿痛的要药。凡热毒蕴结之咽喉肿痛者均可用之。 2、牙龈肿痛:本品苦寒,入胃经,清胃火,故对胃火上炎引起的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均可应用。 3、本品还可用于湿热黄疸,肺热咳嗽,痈肿疮毒等证。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 本品有毒,过量服用易引起呕吐、腹泻、胸闷、心悸等,故用量不宜过大。 化学成分 本品主要含生物碱及黄酮化合物。生物碱有苦参碱、氧化苦参碱、臭豆碱和甲基金雀花碱等;黄酮类化合物包括柔枝槐酮、柔枝槐素、柔枝槐酮色烯、柔枝槐素色烯。其他尚含紫檀素、山槐素、红车轴草根苷等。 药理作用 本品有抗癌作用,所含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对实验性肿瘤均呈抑制作用。有抗溃疡作用,能抑制胃酸分泌,对实验性溃疡有明显的修复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结核杆菌、霍乱弧菌、麻风杆菌、絮状表皮癣菌、白色念珠菌以及钩端螺旋体均有抑制作用。本品所含臭豆碱、金雀花碱能反射性地兴奋呼吸,氧化苦参碱和槐果碱有较强的平喘作用。此外,本品还有升高白细胞,抗心律失常,抗炎及保肝作用。 毒理作用 山豆根煎剂按10g(生药)/kg灌服,小鼠仅有竖毛、兴奋、轻度震颤反应。按25g(生药)/kg灌服,小鼠出现呼吸抑制、震颤,痉挛反应并死亡。延长山豆根的煎药时间,以同样剂量灌服,小鼠均出现相同毒性反应和死亡。 相关论述 1、《本草图经》:采根用,今人寸截含之,以解咽喉肿痛极妙。” 2、《本草备要》:热解毒,去肺大肠风热,含之咽汁,止喉痛、齿肿、齿痛。”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 1、凡热毒蕴结之咽喉肿痛者均可用之。轻者可单用,如《永类钤方》单用本品磨醋噙服;重者常与桔梗、栀子、连翘等药同用,如清凉散(《增补万病回春》);若治乳蛾喉痹,可配伍射干、花粉、麦冬等药,如山豆根汤(《慈幼新书》)。 2、治胃火上炎引起的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可单用煎汤漱口,或与石膏、黄连、升麻、牡丹皮等同用。 相关配伍 山豆根配射干:二者均为苦寒之品,皆为治疗咽喉痹痛之要药。山豆根泻火解毒力胜,能清泄心肺胃热;射干偏于降火祛痰散结。二药配用,清热解毒利咽、祛痰散血消肿之效大增。适用于痰热郁结、壅滞于咽喉而致的咽喉肿痛、喉中痰鸣、痰黏不易咯出等。 鉴别用药 射干与山豆根:两药均苦寒,归肺经,均能清热解毒,消肿利咽,治咽喉肿痛。但射干苦寒降泄,降火散血祛痰,适用于热结痰盛、瘀肿严重者;还长于祛痰行水,治痰饮咳喘,喉中漉漉如水鸡声。山豆根大苦大寒,清火力强,适用于实热闭塞,火毒壅盛者;又善清胃火,治胃火牙龈肿痛、疮肿、湿热黄疸、肺热咳嗽、癌肿及钩端螺旋体病等。 相关药品 喉疾灵胶囊(片)、阮氏上清丸、清咽润喉丸、鼻咽灵片、清热暗疮片、软坚口服液。 相关方剂 山豆根方(《普济方》)、山豆根丸(《仁斋直指方》)、山豆根汤(《慈幼新书》)。 加工炮制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以秋季采挖者为佳。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茎,分档。洗净闷润,切薄片,干燥,筛去灰屑。 保存方法
置通风干燥处。 药材鉴别鉴别 1、本品根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至10数列细胞。栓内层外侧的1-2列细胞含草酸钙方晶,断续形成含晶细胞环,含晶细胞的壁木化增厚。栓内层与韧皮部均散有纤维束。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发达,射线宽1-8列细胞;导管类圆形,大多单个散在,或2至数个相聚,有的含黄棕色物;木纤维成束散在。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少数含方晶。 2、取本品粗粉约0.5g,加三氯甲烷10ml,浓氨试液0.2ml,振摇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三氯甲烷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苦参碱对照品、氧化苦参碱对照品,加三氯甲烷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2μl、对照品溶液4-6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浓氨试液(4: 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黄色斑点。 药材性状 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顶端常残留茎基,其下着生根数条。根呈长圆柱形,常有分枝,长短不一,直径0.7-1.5cm。表面棕色至棕褐色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及突起的横长皮孔。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皮部浅棕色,木部淡黄色。有豆腥气,味极苦。 饮片性状 为类圆形或不规则的薄片。周边棕色或棕褐色,有皱纹,有的可见横向突起的皮孔。切面皮部淡棕黄色,木部淡黄色,有棕色环纹。质坚硬。有豆腥气。味极苦。 常见伪品 混淆品: 北豆根: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MenispermumdauricumDC.的干燥根茎。根茎呈细圆柱形,常弯曲或有分枝长可达30km,直径2-5m。表面黄棕色至暗棕色,外皮易脱落,有细纵纹。质韧,不易折断,断面呈纤维性,中心有白色髓部。气微,味苦。 伪品: 陕甘木蓝:为豆科植物陕甘木蓝IndigoferaPotaniniiCraib.的干燥根。根圆柱形,根头部呈不规则块状,上端常留茎基及茎痕,有少数分枝,长可达40cm,直径0.4-1.3cm。表面灰褐色,具不规则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有时栓皮呈鳞片状脱落,脱落处呈棕褐色。质坚硬,断面皮部棕色,木部淡黄色。气微,味微苦。 注:山豆根和北豆根科、属不同,所含成分及功效也不尽相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对上述二药分别作了记载,应充分发挥各个药的作用,且不可互相代替。 |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11-23 02:36 , Processed in 0.636836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